審判雷軍
免責聲明:為了便於閱讀,本站編輯在不違背原文含義的前提下對內容進行了適當修改。特此聲明,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僅作為資訊展示平臺,旨在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瞭解歷史真相。
我們新開啟了更專業的知史明智PRO版本(免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移步https://pro.realhist.org/,如果對您有幫助請收藏並幫忙推薦,謝謝!
一輛小米SU7爆燃,導致三人以慘烈方式罹難。
事故調查結果未出,輿論戰火已經燒至雷軍身上。
事故過程中的諸多問號尚待拉直。這兩天網上的質疑和詰問鋪天蓋地,本文不再贅述。
筆者對這種調查未賦予太多期望,“小米用戶維權難”,依稀成爲這起標誌性車禍的隱喻和註腳。
也許事故車駕駛者並非完美受害者。但無論事故調查結論如何定性,小米汽車和雷軍都需要一場審判。
這場審判,指向思想理念和精神意志層面。
此時此刻,如果雷軍站出來坦誠地亮明兩點,這場審判是可以豁免的。
其一,雷軍可以說,包括小米在內的NOP功能,都只是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有獨立行走能力,但缺乏處理意外情況的經驗。
其二,雷軍可以說,隨時準備接管駕駛,纔是目前打開自動駕駛的正確方式。
即便此次面臨重大輿論危機,上述兩點也決計不會經由雷軍之口說出的。
儘管此前馬斯克已經承認: “廣義的自動駕駛是一個難題, 因爲它需要解決非常多的現實世界的人工智能問題。此前沒想到這麼難, 但回想起來難度是顯而易見的。”
眼下對於小米雷軍而言,靜待輿論潮水消退,爾後繼續比賽狂堆各種技術參數,營造“低價買豪車”幻覺,這些纔是其值得去做的事情。
事實上,前述兩句話也適用於其他造車新勢力品牌企業。因爲近期以來,他們都有過相關技術信仰的極致化演繹。
比亞迪高調發布“天神之眼”高階智駕系統,提出要開創“全民智駕”;
吉利推出五套階位不同的“千里浩瀚智駕系統”;
奇瑞推出四套智駕系統,命名“獵鷹智駕系統”;
蔚來宣佈自研的“全球首顆車規級的5納米高階智駕芯片,經過三年多時間打造”、研發金額“相當於1000座換電站”……
“巨資研發”、“智駕普惠”噱頭下,視覺大模型、端對端系統等概念被極力渲染。
嚴格說來,他們都應該接受一場審判。
原因在於,他們將智駕技術理性的發展,演變成爲一種技術拜物教。
不僅將智駕技術當作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事物,更是把這一技術實踐上升爲一種意識形態,從而對社會進行了相當程度的控制和影響。
爲何單單要審判雷軍?
其將黑格爾“絕對精神”與硅谷“技術奇點”理論,進行本土化重構後,將產品包裝爲“技術聖物”,將普通消費轉化爲信徒的“皈依體驗”,完成從產品消費到精神皈依的轉化。
其秉持技術原教旨主義,以個人IP的神格化塑造“科技先知”印象,將企業家身份轉化爲智能時代的“佈道者”。
雷軍及米粉羣體對智駕產品頂禮膜拜,對其技術發展無限樂觀,對技術統治思維日益驕矜,創造了一種建基於科學基礎上的技術宗教信仰。
他們通過智駕產品的文化工業,不斷輸出“智駕萬能”“智駕無限”“智駕偉大”等社會價值與社會理念,不斷形成對智駕技術的社會化崇拜,並完成自我附魅的過程。
筆者並非技術恐懼者,樂意接受並支持發展智能等新興技術,肯定包括小米在內發展智能技術的積極社會意義,但主張在以人爲本的前提下,建構發達的、人機協同的智能社會。
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必須將人放在主體地位,以人的邏輯而非物的邏輯去發展,畢竟人始終是目的而不是工具。
小米智駕技術和產品,缺少的或正是一種“可知”、“可信”。
所謂“可知”,是指確保智駕技術系統的透明度,使其行動邏輯和決策過程對所有人來說都是透明的,易於被消費羣體理解和掌握。
所謂“可信”,則意味着智駕技術系統能夠得到不同羣體或個體的共同認可,具備高度的可驗證性。
如果小米智駕技術兼具可知、可信特徵,更多體現人性化和良善化,此番就能避免人車協同的不和諧聲音。
技術上最偉大的勝利與最大的災難幾乎並列,每一種技術都既是恩賜又是包袱,不是非此即彼的結果,而是利弊同在的產物,這對小米也不例外。
小米的技術拜物教,是試圖通過技術控制,構建極端秩序化和高效社會生活的映射。
技術拜物教的實質是一種異化行爲,人類加諸之上的宏願永遠無法達成,卻會帶來自身的風險,對技術的極端崇拜無論多麼虔誠都不會帶來利好改變。
以小米爲代表的智駕技術,將有限的技術手段無限抬高和過分美化,儼然一種新式的意識形態,包含着一種技術資本權利的“暴力美學”,以嶄新物神的姿態,成爲凌駕於現實世界之上的新智能光鮮外衣。
這場審判的意義,目的在於實現對智能拜物教的批判性超越,體現智駕是技術服務論,而非技術統治論,在人類與人工智能之間賦予人絕對的優先權。
這其實也可以是一場雷軍的自我審判。立足點是跳出經濟中心主義的發展陷阱,如何將智能技術置於合乎人性的制度框架中,使人減少智能技術公開或隱蔽的宰制,避免諸多未知的、不確定的風險。
“只有當社會生活過程即物質生產過程的形態,作爲自由聯合的人的產物,處於人的有意識有計劃的控制之下的時候,它纔會把自己的神祕的紗幕揭掉。”
這個論斷無比正確,懇望雷軍們能夠讀進去。
而他們正在努力做的,或許是如何逃避這場審判,甚或樂見信徒們手持小米“技術聖經”,對遇難者家屬和質疑的公衆,發起一場反向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