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司機怪話可真多

免責聲明:為了便於閱讀,本站編輯在不違背原文含義的前提下對內容進行了適當修改。特此聲明,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僅作為資訊展示平臺,旨在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瞭解歷史真相。

我們新開啟了更專業的知史明智PRO版本(免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移步https://pro.realhist.org/,如果對您有幫助請收藏並幫忙推薦,謝謝!


img

最近一段時間,有媒體在討論中國品牌的汽車在俄羅斯的現狀。乃悟覺得,大家的討論還是有點稀少了。

去年,中國出口汽車的第一大購買國就是俄羅斯,達到了115萬輛,接近第二名墨西哥的3倍。俄羅斯最暢銷的10個汽車品牌,7個來自中國,他們聯手拿走了俄羅斯6成的汽車市場份額。

當然,能取得這樣的壓倒性優勢,主要還是因爲俄烏衝突。西方國家的車企迅速離開後,俄羅斯陷入了生產不出新車的窘境,他們甚至修改法律,沒有氣囊、ABS、甚至安全帶的汽車只要生產出來也能銷售。

你看,李書福的含金量還在不斷上升,當年他怎麼說話你們還笑:

汽車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四個輪子一個殼子裝兩個沙發。

這種背景下,中俄貿易額狂飆,中國車企們一邊忙着到當地接收西方車企的洋落,一邊打開門迎接蜂擁而至的俄羅斯消費者。

這種做夢都會笑的日子也沒過多久。

2023年10月,俄羅斯宣佈中國汽車不再適用平行進口。原本,中國汽車運往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國家,再運往俄羅斯銷售,可以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但俄羅斯宣佈中國汽車不適用後,進出口變得極爲煩瑣。

去年4月,俄羅斯又宣佈,從中國運往中亞再到俄羅斯的汽車,不僅不能享受優惠,以前的什麼關稅、增值稅、消費稅什麼的需要補齊。

去年10月,俄羅斯又宣佈,對外國汽車回收稅增收,平均漲幅將達到80%。未來還將按照指數進行增長,每年1月1號提高10\~20%,一直漲到2030年爲止。有專家計算,這將使得中國的汽車成本提高10%。

就是從那個月開始,俄羅斯的中國汽車銷量開始下滑。

去年12月25日,哈爾濱海關的官網上,悄然刊登了一則消息。俄羅斯海關宣佈,從今年1月1日開始對外國進口的汽車提高關稅,平均稅率在:

20%\~38%。

這是個什麼概念?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關稅,稅率最高的是上汽集團的電動汽車:

35%。

幾天前,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部長阿里漢諾夫在國務會議上說,他們發現有三家來自中國的卡車品牌存在嚴重缺陷,根本就不應該上路。

爲此,俄羅斯將對這些車輛採取更爲嚴格的認證措施,吊銷這些車企的證書,阿里漢諾夫還稱會和總檢察院進行合作,暗示進一步的指控和處罰。

官方消息都言簡意賅,民間聲音就細節豐滿了。

去年10月,俄羅斯媒體說俄羅斯的出租車司機們抱怨開個15萬公里就會出問題,70%的汽車變速箱都有毛病,遠不如歐洲和韓國人的車。此外,他們還經常拿到假的配件。要知道,他們可是拿着能買奔馳E的價格買了中國車。

更有甚者,俄羅斯消費者指出中國汽車的燃油發動機使用壽命只有5-7年,遠比不上美日德的超過10年使用壽命。

中國車你們開上才一兩年,算出壽命5-7年,閣下的數學老師是哪位司機?

而且中國車賣得便宜的時候你們不說,一漲價就這不好那不好,但之所以賣這麼貴的原因可不在我們,別恨錯方向。

還有媒體分析,中國的汽車湧入導致了俄羅斯本土的汽車產量嚴重萎縮到了31年來的最低水平。這就更賴不上我們了,要麼你們去看看那種沒有氣囊、ABS、甚至安全帶的?

就在6號的國務會議上,阿里漢諾夫說的很清楚。中國的品牌一直在擴大俄羅斯的市場份額,爲了恢復平衡,他們已經採用了提高回收稅等政策,但這還不夠。

去年底,海參崴海關突然宣佈,對從中國進口的包括滑軌在內的傢俱配件提高關稅,從0%提高到55%。要知道,中國出口到俄羅斯的傢俱配件,大約90%都從海參崴的關口經過。而歐盟出口到俄羅斯的傢俱關稅是9\~12%。

還是去年10月,陸續有發往歐洲的中國班列被俄羅斯查扣,總數超過1000箱,導致中歐班列少見的出現了負增長。

外貿的朋友告訴乃悟,此前就一直有說法,俄羅斯制裁歐盟,對很多商品宣佈禁運,不過俄羅斯方面一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有怎麼執行。但從去年10月開始,突然風聲變緊。她有三個櫃被扣押,原因是同櫃存在禁運商品,只能連坐整櫃退回,重新發貨。

她發給乃悟一長長的表格,從各種機電商品到木板,都在禁運的名單上,只要HS編碼的前4位符合,都要扣。

這些貨櫃,有的會被退回,有的則會直接被俄羅斯方面沒收。而且隨着滯留積壓的時間延長,還會產生5000\~10000美元不等的各種費用。現在雖然貨運班次有所恢復,但很多商人已經不敢走俄羅斯過境了。

我查了查最新的海關數據,去年中俄貿增速已經明顯放緩。反倒是俄羅斯和朝鮮的貿易,在2023年增長了8倍,去年上半年,又增長了54%。

挺好,80後那邊有自己的和平牌汽車,希望你們開得舒心。


相關內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