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三週年:小花梅仍在醫院治療,子女獲專人照顧

三年了,超過1000個日夜,曾引發輿論海嘯的江蘇徐州“豐縣生育八孩女子”小花梅目前仍在醫院治療,沒有回家生活,也沒有回過她的老家雲南福貢縣子里甲鄉亞谷村,但據豐縣當地村民介紹,其子女得到當地政府的妥善照顧,有專人負責給孩子生活提供保障。

免責聲明:為了便於閱讀,本站編輯在不違背原文含義的前提下對內容進行了適當修改。特此聲明,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僅作為資訊展示平臺,旨在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瞭解歷史真相。

我們新開啟了更專業的知史明智PRO版本(免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移步https://pro.realhist.org/,如果對您有幫助請收藏並幫忙推薦,謝謝!


三年了,超過1000個日夜,曾引發輿論海嘯的江蘇徐州“豐縣生育八孩女子”小花梅目前仍在醫院治療,沒有回家生活,也沒有回過她的老家雲南福貢縣子里甲鄉亞谷村,但據豐縣當地村民介紹,其子女得到當地政府的妥善照顧,有專人負責給孩子生活提供保障。

據江蘇徐州豐縣歡口鎮當地多名知情人士介紹,小花梅從2022年2月初被送到醫院,至今三年尚沒有回村生活,一直在豐縣精神病醫院住院治療,“她在醫院住單間,有專人負責照顧,是VIP,喫飯也不跟其他病人一起,有專人負責安排”。根據早前政府通報的內容,經鑑定小花梅患有精神分裂症(衰退期),被評定爲精神殘疾二級。

image

豐縣董集村,網圖

新華社記者2023年4月5日在治療小花梅的醫院採訪了管牀醫生滕曉婷。滕曉婷說,小花梅入院以來她一直參與治療。治療措施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心理輔導、康復訓練。醫院邀請上海、南京等地專家18次對其進行會診,並安排2名護工照料其生活起居,每天監測病情變化,及時優化調整治療、康復方案。經過一年多的醫療和照料,小花梅病情得到控制,身體狀況穩定。目前能夠在醫生、護工幫助下穿衣、喫飯,可與醫護人員簡單交流,但仍然存在認知障礙。小花梅長子董某港說,媽媽住院以後,醫院請了不少專家給她看病,還安排了2個護工輪流照顧。“去年入院前她有時連我都不認識,現在不僅能認出我,還能叫出我的名字。”他說。 

image

小花梅的孩子,網圖

對於患有精神分裂症(衰退期)且被評定爲精神殘疾二級的患者是否需要長期住院治療的問題,我諮詢了DeepSeek,DeepSeek思考片刻後認爲需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社會功能狀態、家庭支持及醫療資源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評估。若患者仍存在嚴重的幻覺、妄想、攻擊行爲或自殺傾向,住院治療可提供密切監測和專業護理,確保安全。衰退期患者可能以陰性症狀(如情感淡漠、意志減退)爲主,若症狀穩定但功能嚴重受損,可能更適合社區康復而非長期住院。

而精神殘疾二級通常表示患者生活需他人協助,社會功能嚴重受損。若患者無法自理(如進食、穿衣)或存在自我忽視風險,住院可提供全面照料;若有一定自理能力且家庭支持較好,可嘗試居家或社區康復。DeepSeek的建議是,若患者症狀穩定、家庭支持良好,應以社區康復爲主,結合定期門診治療,避免長期住院的弊端。或者根據病情波動靈活選擇短期住院(如症狀加重時)與居家護理的結合模式。

image

小花梅,網圖

另外,村民介紹說因小花梅“丈夫”董志民判刑入獄,除了小花梅的大兒子27歲,其他七個子女尚未成年,目前由村、鎮政府安排了專人進行照料,孩子們生活和學習上都沒有問題。可以印證的是,據2023年新華社報道,小花梅大兒子董某港說,前幾年已有低保、醫保,現在政府又幫其弟弟、妹妹辦理了困境兒童救助。弟弟、妹妹都在上學和上幼兒園,村裏“愛心媽媽”經常到家裏來幫助我們洗衣、做飯。鎮裏、村裏的幹部也常到家裏看望。

有外村村民說,可能是因爲小花梅事件的影響,董集村近兩年整修了馬路,村容村貌也得以提升,但氣氛仍有一絲緊張,外村人去該村做生意、拉活兒,想要進村還會受到村裏值班的人詢問,外地來的親戚朋友就得先跟村民取得聯繫才能進去。 

image

小花梅,網圖

小花梅的老家是雲南福貢縣子里甲鄉亞谷村,近日據該村的村民說,三年來沒有見過、沒聽過小花梅本人及親屬回村探訪過,目前小花梅父母當年的房屋均不存在,只剩原址的宅基地,但宅基地已轉讓給了其他人,村裏也沒有了小花梅的土地,其父母均已死亡,其妹妹遠嫁河南,小花梅即使再回原籍村子也找不到家人與情感寄託。

根據政府通報及法院判決,剛到董家時,小花梅生活基本能夠自理,能與人交流,有時存在癡笑、目光呆滯等表現。1999年,董志民與小花梅生育長子。2011年至2020年,二人先後生育七名子女。2011年、2012年小花梅生育二子、三子後,精神障礙症狀逐漸加重,2017年生育六子後病症更加明顯。

2017年7月至案發前,董志民對小花梅實施了布條繩索捆綁、鐵鏈鎖脖等虐待、拘禁行爲。其間,小花梅的飲食起居得不到正常保障,時常挨餓受凍,居住場所無水、電、陽光,生活環境惡劣。董志民的虐待行爲,致小花梅人身健康遭受重大傷害。

2022年1月至2月,江蘇徐州“豐縣生育八孩女子”楊某俠遭遇鐵鏈鎖、生活條件差的事件曾引發全社會廣泛關注。後經公安機關偵查,該女子來自雲南福貢縣子里甲鄉亞谷村,名爲小花梅(少數民族名稱)。2022年2月23日,江蘇省委省政府調查組發佈關於“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調查處理情況的通報,綜合DNA檢驗比對、查閱小花梅雲南戶籍底冊和調查走訪,認定楊某俠即小花梅(戶籍登記姓名爲小花梅,出生日期爲1977年5月13日,雲南省福貢縣亞谷村人)。

image

亞谷村,2022年2月攝。亞谷村由政府統一建設的貧困家庭安置樓房,村民說免費入住,傢俱免費配置。

此事件在網上曾一度流傳過多種猜測,比如很多人通過修飾過的照片比對認爲是四川的李瑩,還有一種說法是小花梅是另一個被拐賣的女子,但最終警方通過DNA鑑定技術確定了楊某俠就是小花梅。那些透過PS過度的兩張照片就說是一個人的網民,簡直跟中了邪一樣,不相信科學鑑定結果,只相信PS的網圖。更神奇的是,很多具有多年新聞報道經驗的記者,也相信網絡謠言,比如河中遍地死屍、老虎鉗子拔牙、全村幹部強姦精神病女子等等,當時的網絡上如同叫魂烏煙瘴氣,謠言昏天黑地,有一些人出於各種目的故意製造傳播謠言。

image

亞谷村,2022年2月攝。在小花梅離家20多年後,亞谷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圖爲村裏的籃球場。

在當代司法和刑事偵查領域,DNA鑑定技術已經成爲不可或缺的破案工具。由於DNA具有個體唯一性和穩定性,它能夠準確地將犯罪現場的生物樣本與嫌疑人、受害者進行匹配,從而爲案件偵破提供強有力的證據。

根據2022年通報,經江蘇公安機關會同四川公安機關將李瑩母親與楊某俠進行DNA檢驗比對,結果排除生物學親子關係。後經南京醫科大學司法鑑定所對李瑩母親與楊某俠進行DNA檢驗比對,結果仍排除生物學親子關係。經公安部物證鑑定中心鑑定,再次排除李瑩母親和楊某俠存在生物學親子關係。據此認定楊某俠與李瑩不是同一人。

DNA鑑定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大大提高了破案效率,還在一些懸而未決的冷案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比如白銀兇殺案的破獲,這樁28年前積案得以告破,是甘肅省公安廳通過Y-DNA染色體初步確定了犯罪嫌疑人,經過指紋比對和DNA進一步比對,最終確定殺人兇手。據我瞭解,目前DNA鑑定早已不是高不可攀的技術,在社會中很多領域已經普及,一些公安分局、甚至派出所都能做此類基礎的鑑定。

image

小花梅和母親的照片對比,相貌特徵相同,網圖

根據2022年當時通報,經公安部物證鑑定中心對楊某俠、光某英(小花梅妹妹)血液樣本與普某瑪(小花梅母親,2018年去世)遺物上提取的生物檢材進行DNA檢驗比對,結果爲普某瑪與楊某俠、光某英均符合生物學親子關係。2022年2月13日,公安部物證鑑定中心又對桑某羅(小花梅大舅)、李某元(小花梅小舅)、沙某付(小花梅大姨)、李某梅(小花梅小姨)血液樣本進行DNA檢驗比對,與楊某俠均符合親緣關係。

image

亞谷村老街,2022年2月攝

據新華社2023年4月7日報道,小花梅的“丈夫”董志民獲刑九年。當日,江蘇省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相關案件一審宣判,認定董志民犯虐待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犯非法拘禁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九年;認定被告人時立忠、桑合妞、譚愛慶、霍永渠、霍福得犯拐賣婦女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十年、十三年、八年六個月和八年,並處罰金。庭審中,被告人董志民、時立忠、桑合妞、霍永渠、霍福得表示認罪、悔罪。

image

4月6日拍攝的庭審現場。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法院6日對案件進行了公開審理。審理查明,1998年初,被告人時立忠、桑合妞將小花梅從雲南省福貢縣子里甲鄉亞谷村拐騙至江蘇省東海縣,後二人將小花梅以人民幣5000元賣給該縣農民徐某東。小花梅與徐某東共同生活至同年5月上旬後去向不明。同年6月,被告人譚愛慶及其妻李某玲將在河南省夏邑縣駱集鄉潭窪村發現並收留的小花梅,以人民幣3000元賣給被告人霍永渠、霍福得。霍永渠、霍福得將小花梅帶至豐縣歡口鎮,經劉某柱介紹,以人民幣5000元轉賣給董某更(已故)及其子被告人董志民。

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爲,被告人董志民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構成虐待罪,且致小花梅患精神分裂症不可逆轉,具有致被害人重傷的加重情節;構成非法拘禁罪,依法應數罪併罰。被告人時立忠、桑合妞、譚愛慶、霍永渠、霍福得拐賣婦女,造成嚴重後果,構成拐賣婦女罪。

1998年參與拐賣小花梅犯罪嫌疑人共有7人,其拐賣行爲均已超過追訴期。爲從嚴打擊拐賣婦女犯罪,經最高人民檢察院覈准,徐州市人民檢察院對在拐賣婦女犯罪中作用較大、情節嚴重的時立忠、桑合妞、譚愛慶、霍永渠、霍福得等5人進行追訴,李某玲、劉某柱在拐賣婦女犯罪中作用較小、情節較輕,未予追訴。

這一事件可能是最近十年來影響最大的公共輿情事件之一,其影響至今仍在迴盪。就像通報最後所說,“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暴露出“在基層組織建設、婦女兒童權益保障、特殊羣體救助關愛等方面存在不少問題和短板,反映出少數黨員、幹部沒有樹牢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法治意識淡薄,導致基層服務管理缺位,維護羣衆合法權益防線失守”。

image

小花梅家位於亞谷村房子的原地基,只剩一些磚石,2022年2月攝

“我們將深刻汲取教訓,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社會治理,加強幹部作風建設,教育廣大黨員、幹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站穩人民立場、厚植人民情懷,深入基層、深入羣衆、體察民情,增強法治意識,切實維護羣衆合法權益、兜牢民生保障底線。”

作爲曾深入雲南福貢縣子里甲鄉亞谷村裏採訪的前記者,在當時網上一片質疑、衆說紛紜、信息混亂的情況下,我所做出的長篇報道比政府通報早了10多天準確證實了楊某俠就是小花梅,她生於1977年,籍貫是雲南福貢縣子里甲鄉亞谷村,這些極爲關鍵的信息起到了一錘定音、雲開日出的作用。當時一些懷有各種利益和目的的媒體人、大V故意混淆事實、攪渾水,上演了一系列煽動、歪曲和僞造事實的鬧劇,但真金不怕火煉,事實終究是事實,無論如何歪曲,時間會證明一切。

鏈接小花梅相關報道資料:1、雲南福貢縣亞谷村小花梅鄰居桑開益介紹小花梅的情況29分鐘無刪節版錄音,他準確無誤認出了小花梅

2、記者節想起了小花梅

3、小花梅事件一週年:有人制造了驚天假新聞

4、我們去了豐縣八孩母親的老家,瞭解到了這些事


相關內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