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王兵:中國獨立電影現狀
CDT編輯注:本文爲紀錄片導演王兵2022年受比利時獨立電影媒體Sabzian邀請在布魯塞爾發表的“電影業現狀”(State of Cinema)演講稿。去年王兵的作品《青春》入圍戛納電影節後,他本人及其作品的豆瓣頁面被下架。截至豆瓣下架前,王兵多部紀錄片取得高分成績,其中記錄東北下崗工人的代表作《鐵西區》第一部評分爲8.6分。王兵2013年曾撰文批評宣傳片式的電影,文章被微信公衆號“導筒directube”轉載後被刪除。CDT將文章收錄於404文庫。
免責聲明:為了便於閱讀,本站編輯在不違背原文含義的前提下對內容進行了適當修改。特此聲明,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僅作為資訊展示平臺,旨在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瞭解歷史真相。
我們新開啟了更專業的知史明智PRO版本(免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移步https://pro.realhist.org/,如果對您有幫助請收藏並幫忙推薦,謝謝!
CDT編輯注:本文爲紀錄片導演王兵2022年受比利時獨立電影媒體Sabzian邀請在布魯塞爾發表的“電影業現狀”(State of Cinema)演講稿。去年王兵的作品《青春》入圍戛納電影節後,他本人及其作品的豆瓣頁面被下架。截至豆瓣下架前,王兵多部紀錄片取得高分成績,其中記錄東北下崗工人的代表作《鐵西區》第一部評分爲8.6分。王兵2013年曾撰文批評宣傳片式的電影,文章被微信公衆號“導筒directube”轉載後被刪除。CDT將文章收錄於404文庫。
中國電影在30年前出現了獨立電影,慢慢的獨立電影變成中國年輕導演電影創作的主要途徑,大量獨立電影作品也改變了中國電影整體的創作生態,使中國原先單一國家體制內電影製作限制有所改變,這些好的發展也曾經給很多電影人非常大的信心,對未來中國電影報着很大希望。但是,這幾年中國政治的變化和疫情的影響,使中國獨立電影基本上創作和拍攝全面終止,只有很少的導演還在堅持獨立電影創作。
影響中國獨立電影的三個主要因素:第一政治,中國對意識形態的管控非常嚴格,沒有得到政府電影管理部門的審查通過的電影,在認何地方拍攝都將被示爲違法行爲,在拍攝時會遇到當地行政管理人員的阻止。而拍攝完成的獨立電影在中國不能放映和傳播,後續對導演和影片工作人員有可能通過法律手段和政府行政手斷進行不同程度的懲罰。政府意識形態對作者創作進行強行干預,使作者不能用自己的頭腦思考,所有電影故事題材和影片中人物情節故事都要符合意識形態要求,最後獲得審查通過的影片完全不是創作人員想拍攝的電影。很多中國導演非常想拍攝獨立電影,考慮到政治的壓力而放棄拍攝獨立電影。政府利用宣傳國內電影市場票房利益爲吸引力,以及法律和行政處罰政策恐嚇等方式,阻止拍攝獨立電影製作。在2000年以後國內民間相繼出現獨立電影節,這對獨立電影在中國傳播和發展起到很好的作用,先後有云之南電影節,南京獨立影像展,北京獨立影像展等,獨立電影節持續10多年後,政府以不同的方式將中國民間成立的所有獨立電影節關閉。
第二投資,電影拍攝到製作完成都需要資金投入,政府電影管理部門制定了對投資獨立電影的公司和個人進行處罰政策。從2004年以後獨立電影在中國很難找到投資,中國體制內電影票房收入宣傳的非常高,投入很少資金的獨立電影項目的資金也都轉向國內體制內電影,以前很多拍攝獨立電影導演開始進入體制內拍攝影片。當時中國經濟發展非常好,民間資本比較活躍,有些比較喜歡獨立電影的個人也會投入較低的資金,獨立電影在資金缺少的情況下還是可以拍攝完成。隨着對電影政策資金管理越來越嚴格,獨立電影作品在中國無法在電影院放映,沒有任何票房收入,投入製作資金無法回收,這也使獨立電影投資越來越少。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很多中國導演選擇拍攝獨立電影,而由於沒有資金和國內電影市場支持,現在拍攝獨立電影導演也越來越少,中國獨立電影已經快要終結了。
第三電影美學,最早電影出現在中國人們把電影看成是一種玩意,以後慢慢發展成爲娛樂和政治傳宣傳片。電影做爲藝術在中國普通電影觀衆心裏是缺席的,政治使用電影作爲傳宣工具,以達到教育人民的目的。觀衆幾十年如一日反覆觀看這種政治宣傳片,他們對電影己經行成一個固定解讀方式,中國體制內電影工作者的電影美學,就建立在中國體制內電影歷史的基礎上。獨立電影最初出現時強調電影的真實性,強調作者個體的獨立意識,獨立電影美學與體制內的電影美學自然的就發生衝突。當時中國主流社會接受獨立電影美學也是存在着很多困難。經過30多年獨立電影的延續和發展,創作出數目驚人並且很多是非常優秀的電影作品,現在這些作品在電影美學上也得到了中國社會普遍認可。不同程度影響和改變了體制內電影的美學,然而,今天這一切在政治意識形態面前獨立電影仍然都被定性爲違法行爲。中國體制內電影行業爲了填充中國國內的電影市場,用巨大的資金在製造一部又一部電影垃圾,這使電影在普通中國觀衆心裏毫無尊嚴感。
以上三點是我對中國獨立電影現狀的基本看法。
我個人拍攝的大部分電影作品都是紀錄片,爲什麼拍攝紀錄片呢,主要原因是紀錄片拍攝經濟成本低,在製作資金很少的條件下能完成電影的製作。工作人員相對故事電影數量比較少,不需要演員和固定拍攝場地的需求,拍攝自由度更大,有利於在意識形態管理嚴格的社會環境裏拍攝。紀錄片直接拍攝生活中的普通人,這種直接的紀錄也是我個人喜歡的電影,電影中所有人物的故事都是開放的,電影就在人物的生活中展開,人物的一切都變成未知,攝影機能和影片中的人物一起同在真實的生活裏,電影的故事發展沒有人爲控制的邊界。
王兵
相關內容
- 大陸影人橫掃金馬,2024金馬獎獲獎名單
- 緬甸詐騙恐怖主義所折射的一些國內和外交問題
- 專訪經濟學家史鶴凌:從輕視消費到刺激消費,中國經濟決策“像坐碰碰車”
- 在加州大火和西藏地震上,中國官媒的報道角度天差地別
- “熱錢”淨流出創單月新高中國救市“組合拳”成外資提款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