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胡友平的庭審,靜悄悄
2025年1月9日,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免責聲明:為了便於閱讀,本站編輯在不違背原文含義的前提下對內容進行了適當修改。特此聲明,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僅作為資訊展示平臺,旨在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瞭解歷史真相。
我們新開啟了更專業的知史明智PRO版本(免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移步https://pro.realhist.org/,如果對您有幫助請收藏並幫忙推薦,謝謝!
2025年1月9日,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這是一樁曾引起不小震動的案子。
日本母子在公交站被刀刺傷、一箇中國女性爲擋刀身亡,終在今日開庭。
按理說,中日兩國當初都頗爲關注,多少人以爲會鬧得沸沸揚揚。
可這幾天,網絡上沒有官方的公告傳播,只有零星幾家媒體:
在開庭當天才發佈消息。
透露消息的只說是中日相關人士:
而他們前一天才透露此事。
沒人解釋緣由,也沒什麼現場報道。
就像一陣風吹過,沒人攔得住。
當初驚動四方,如今卻成了一張平淡的庭審排期表——時間、地點、案由,僅此而已。
有心人想問個究竟,但並未見更多消息流出:
也沒有公開庭審的信息。
案子依然是那個案子,影響依舊很大,但在此刻卻失了聲音。
彷彿公衆記憶在幾個月裏被消磨殆盡。
人們繞過法院大門匆匆而過,留下一個問題懸在半空。
曾經轟動的事實,爲何如今靜得好似從未發生?
1
當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例行記者會里稱這是一場:
偶發事件。
並在記者問到如何評價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時,回答道:
你生活在中國,相信能感受到中國很安全。
在當地警方的通報裏,沒有點名仇日或報復社會,更沒提那名行兇者的身份和動機。
畢竟:
說太多有風險,說太少也無妨。
偶發二字用處廣泛,既可以安撫情緒:
也可以終結追問。
日本方面則敏銳得多。
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向蘇州市提出交涉,要求公開案件信息、加強警備。
日本駐華大使館對胡友平的英勇行爲表示敬意、哀悼,還降半旗致哀。
隨後又宣佈給予胡友平直系親屬:
永久居留權,發放撫卹金。
這舉動讓部分網友感到尷尬。
蘇州當地給了個:
見義勇爲模範稱號。
大使館那邊卻是降半旗、發撫卹金、給居留權。
聽上去,像兩家比着表達敬意。
哪一種更能給逝者家屬以安慰,很難說。
還有網友在網絡上變身福爾摩斯,有人替胡友平鳴不平,也有人:
把矛頭對準那對母子。
他國國籍引發的情緒,就像火燒起來容易,想滅卻要費勁。
於是網絡平臺開始刪帖,大概是怕火越燒越旺。
在這個故事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與邏輯,愛恨交織也不外乎如此。
有人關心作案動機,想問問52歲的行兇男子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
有人試圖把仇恨簡化爲民族情緒,他們:
盯住了日本人這個標籤。
也有人痛惜胡友平的去世,說這是一片善心的犧牲,卻也只能以嘆息收尾。
2
2024年6月24日,下午四點,新地中心公交站。
那天陽光像火,炙烤得人睜不開眼。
本來,那只是一段尋常的初夏時光,嘈雜、潮溼,正好配上汗味與汽車尾氣。
不過所有描述,都無法改變接下來發生的事。
一輛黃色校車緩緩停在站臺,被太陽照得亮堂堂。
幾個孩子在等車,家長們客氣地寒暄,估計他們並不知道:
自己正站在那把刀的路徑上。
中年婦女胡友平是這輛校車的引導員。
她不厭其煩地提醒孩子們排隊上車,好像小學老師那樣嘮叨,又像個母親,眼裏裝着孩子們的手足無措。
或許她自己也沒料到,幾分鐘後,自己會被一個陌生男子的刀光擊倒。
如果不是那一聲尖叫,大家也許只會埋頭刷手機,或者跟孩子談今晚喫什麼。
然而尖叫響了,世界就被一把刀攪得天旋地轉。
那名52歲的男子揮刀衝向一對母子,他的表情很堅決,似乎早就認定非要把刀捅進某個人的身體纔算數。
胡友平並沒有猶豫,直接扔下手裏的活兒:
擋在了刀和那對日本母子之間。
她多年如一日的工作經驗告訴她,遇到危險,先把孩子護住。
只不過,她以前對付的是過於擁擠的人流或突然急剎車的公交車,而這次:
是一把真正的刀。
校車司機隨後加入了搏鬥,周圍有人尖叫,但更多的人一時愣在原地。
也有人掏出手機,想要拍下點兒什麼,還不知道:
拍出來能不能在網上發得出去。
最後,人羣反應過來,上前合力制服了那位行兇者。
畢竟,見義勇爲的故事並非只存在影視劇裏,而這裏:
仍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度。
孩子們安然無恙,癱坐在地上的母子嚇得神色慘白,而胡友平倒在血泊中。
兩天後,她沒能等到奇蹟,醫院宣告搶救無效。
有人提到,這名男子行兇的目標是:
日本人。
最後,擋在他刀下的是一位中國大姐。
有人說這是:
偶發事件。
3
2024年11月29日,該案嫌疑人已被起訴。
到了2025年1月9日,案子第一次開庭審理。
也許審完後會有新信息,但更多可能是新的問號。
胡友平的家人,不得不開始孤軍作戰,去辦理各種證明,去接受多方慰問,或許深夜裏還要應付:
那些追問爲什麼要出頭的聲音。
有人可能會安慰她的親人,起碼日本那邊會給補償啊。
但這樣的補償,能替換掉那條鮮活生命嗎?
校車上的幾十名日本孩子雖然沒有受到身體上的傷害,但:
恐怖的氛圍一旦出現便無法輕易散去。
多年以後,他們可能還會記得老師口中的那句,當時站臺上有個阿姨,保護了你們。
也許他們不知道,那名阿姨爲了保護他們擋住了刀。
就像一段城市傳說,隨時間流逝,越來越朦朧。
悲劇落幕,剩下的是漫長的審理程序和各懷心思的輿論。
到底是什麼樣的恨意,讓一個52歲的男子衝進人羣舉刀。
又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一個普通婦女毫不猶豫衝上去擋刀。
如果說這是偶發,那我們就再等下一次偶發吧。
就如同某些人隨口說的口頭禪,無可奈何,然後抬頭看看被灼燒過的天空:
彷彿一切都不曾發生。
或許有人會在公園長椅上,或者某個論壇裏再討論幾句,但更多的人,早已經轉身去爲自家孩子準備下一頓晚飯了。
究竟該怎樣評判這個世界,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反正,最安全的國家已經發過通報了,偶發事件也已經立案、審理。
一切井然有序,彷彿夏天的炎熱和那一地血跡都只是一場幻覺。
就算記得的人,還會記得多久呢?
再回看那條消息,胡友平,女,54歲,爲阻止嫌疑人刺傷母子,不幸殉職。
簡短幾句話,好像世界就這樣記錄了她的離開。
這纔是最讓人無奈的地方。
熱鬧的城市終將平靜,只餘下一點悶熱,和一句話:
她怎麼就這麼衝上去了呢。
沒有答案。
就像誰也說不準:
那把刀會不會再次出現。
只是人們已經學會了把新的不安,重新包裝成偶發,再往輿論裏一扔,像石子沉入河底。
水面倒是恢復了平靜,但那個漩渦似乎還沒散去,或許在河底翻滾,等待下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