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亂象頻出原因何在,政府又應該負責什麼
免責聲明:為了便於閱讀,本站編輯在不違背原文含義的前提下對內容進行了適當修改。特此聲明,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僅作為資訊展示平臺,旨在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瞭解歷史真相。
我們新開啟了更專業的知史明智 PRO 版本(免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移步https://pro.realhist.org/,如果對您有幫助請收藏並幫忙推薦,謝謝!
除了“認可度”、獲得感、幸福感、榮譽感這些比較“虛”的弊端,其它弊端的原因,都可以歸結到一點:職業教育與生產實際之間中間環節多,導致兩者相脫離,不能及時相互反饋信息。
爲什麼會變成這樣?
01
教育與職業已經分離
信息革命爆發前,各種職業相對恆定,一種職業的產生和消亡過程,長的有千年,短的也有幾十上百年,因此,一個人的教育與職業,基本渾然一體。
那個時代,不管你接受的是初等教育,還是高等教育;是體力勞動者,還是腦力勞動者,從接受教育開始,基本上就註定了你這輩子從事什麼職業,絕大多數人不需要中途改換職業。根據這種形態舉辦的職業教育,具有很強的建制色彩。
隨着信息革命以及自動化智能化的深入,教育與職業渾然一體相互捆綁的形態逐漸崩塌,一個人接受的專業教育與其職業的連接,趨於解散。
教育與職業分離甚至無關,是信息革命以及自動化智能化推動的巨大變化。
百搭的文科專業如此,甚至很多理工科專業,也是如此。比較典型的如土木工程,一度是中國大學最熱門的專業之一,如今不計其數的畢業生已經徹底改行,甚至傳出某頭牌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已經停止招生的消息,該大學不得不出來澄清說是合併到其他專業了,但專業衰敗的基本事實一目瞭然。
此前有消息稱,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有36.98%的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選擇了跨專業就業。這個數據在10多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與之相應,職業教育的建制色彩理應更趨淡化,做短訓班更適合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
02
職業的短期化現象加劇
有就業方面的專家總結出目前就業的十大“天坑專業”:環境工程、土木工程、建築學、電子商務、新聞傳播學、工商管理、生物科學、商務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旅遊管理。
須知,20多年前,這些專業可是需要很高考分才能進入的熱門專業,甚至在5年前,個別專業都有不錯的就業出路。
不僅上列10個專業如此,越來越多不被人注意的專業,正在面臨“進校熱門,畢業冷門”的困局。
這種變化的背後,固然是遇到產業本身的衰落。但問題是,在今天,越來越多的產業發展從出現到衰落的進程大大加快。
汽車工業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電動汽車和無人駕駛技術的出現和推廣才短短數年,這個產業就出現了很多始料未及的變數。
又譬如電視機工業,這個上世紀80年代最耀眼的產業之一,如今乏人問津。
甚至近一二十年來一直很火的軟件工程,也出現了被AI取代的架勢。
曾經被認爲是就業蓄水池的快遞、外賣、網約車,短短一兩年就人滿爲患。據說新的就業蓄水池是網絡主播、無人機飛手、AI訓練師。
傳統產業很多時候也莫名其妙地出現大幅震盪,如摜蛋一興起,釀酒業就受到嚴重影響;經濟一波動,古玩字畫就不行了。
總而言之,隨着科技爆發的臨近,產業震盪在加劇,與之相應,職業的短期化現象加劇。
03
職業短期化與學制的矛盾激化
爲了應對新職業不斷出現,舊職業不斷滅失的變局,教育管理部門限令一些專業停止或減少招生,讓學校開設一些新的專業。這似乎能夠緩解一些矛盾。
但問題是,這不能解決根本性矛盾:
其一,新的專業和職業需求,首先來自於產業第一線。
只有產業第一線,纔有能力把一個專業和職業在實踐層面完備起來。教學機構的任務,是理論提升和技能推廣,但走到這一步的前提,是申請立項,論證、經費劃撥、課課程設計和教材編寫,招生,教學,等等諸多環節一步都不能少。
但這樣一來,教育機構的工作已經遠遠滯後於產業第一線。職業教育同產業發展“契合度”較低是必然的。
其二,任何職業都有難易之別。
你要做一名普通的大學教師,大學畢業之後起碼還要花上6年時間拿到博士學位纔有資格,但你要做一名普通的咖啡師,大概3個月就足夠了。
不同的職業,需要付出的“培訓”時間是完全不同的。
但普通高校和中高職院校爲了便利管理,不管這個職業“培訓”實際需要多長時間,反正你必須在學校待夠4年或3年,造成的結果是,要麼學生失去最佳的就業時間,要麼在學校等待畢業,要麼畢業的時候還啥都不會。
AI幾乎會影響所有產業形態,學制的僵硬與職業的短期化之間,矛盾越來越突出。如何化解這對矛盾,是職業教育必須面對的問題。
04
讓企業來負責職業培訓
傳統的高等教育當然還需要存在下去。
文史哲數理化等等傳統的文理科,是人類文明的精華,必須要傳承和發揚,其畢業生自有其傳統的就業機會。但傳統的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之間的分離,已經不可避免。職業教育不得不單列出來,成爲一個全新的課題。
竊以爲,職業教育的主體應該是企業,而不是中高職院校。
儘管《職業教育法》對企業在職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多有肯定性規定,但其主要的作用,還是落在中高職院校身上。
職業教育的典範——德國的做法是“雙元制”。簡單來說,是將高等院校或職業學院的大學學習與企業的職業培訓或實踐融合在一起的一種學習模式。它與傳統大學課程學習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實踐性。職校負責理論教學,企業負責實操培訓,畢業後獲得技術資格再去企業上班。
根據數據統計,德國有40多萬家企業開展職業教育,並且大部分是大中型企業。每年有超過50萬新生進入企業接受教育,超過六成的簽約學生在畢業後繼續留在培訓企業工作。
在雙元制大學課程模式中,學生節約了大量時間成本,在3~4 年的時間裏,同時拿到大學畢業證書和職業培訓結業證書。
中國現在也大力推行德國的這種“校企合作”模式,但總的來說,效果不佳。
學校方面爲了牟利,損害學生利益的情況時有發生。企業方面只是爲了勞動力價格低廉,纔給予學生實習機會。結果是校企雙方獲益,學生受傷。
究其原因,一方面,學校由教育行政部門監管,企業方由勞動執法部門監管。都是麻煩事,誰都不願管,也不清楚管的邊界在哪裏,無從下手,亂象叢生。
不過在亂象中比較清晰的是,學校成爲了一個利益主體,一些學校甚至把獲取經濟利益放在了至關重要的位置上,學校辦學的公益性已經顯得無關緊要了。
而如果正本清源地看,一切正常運轉的企業,哪怕只是幾個人的微型企業,都有培訓員工讓其很快進入工作狀態的能力,爲什麼放着這種能力不加以充分利用,而要把它轉手放給學校?我的看法是,讓企業來主導職業培訓,纔是正道。
05
政府應該負責什麼?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中職、高職高專獲得的教育經費近8000億元。其中,中職生的生均經費就達到了2.6萬多元。可以說,政府每年爲發展職業教育下了血本。但效果不盡如人意。
如果要逐漸把職業培訓的主要責任放給企業,那麼這筆鉅款的相當部分,也應該逐漸轉撥給進行職業培訓的企業。譬如企業招進一個“素人”,要把它培訓稱成一名合格員工,政府應該爲此向企業撥款多少,對他進行理論教育的學校也可以獲得相應的撥款。
如果發現弄虛作假,相應的處罰也不可缺少。
衆所周知,中國的相當部分中職學校,是以前高考不理想的高中改制而來。而高職院校,則是在高校高速擴招過程被拋下的中專學校。還有一小部分,是企業化比較明顯的民辦職校。更嚴重的是,他們的實訓設備多十分陳舊,與產業界的主流設備相去甚遠。
如此一來,舉辦這些學校的最初目的,很大程度上是爲了安置教職員工或者盈利,一開始的動機就不是很“純正”,自帶一些難以痊癒的痼疾。辦得好的是少數,辦不好的是多數。
在就業市場已經深度市場化的今天,不應該再爲保住某一小部分特殊人羣的飯碗,而犧牲掉全部產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