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蔽”不會帶來安全感
免責聲明:為了便於閱讀,本站編輯在不違背原文含義的前提下對內容進行了適當修改。特此聲明,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僅作為資訊展示平臺,旨在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瞭解歷史真相。
我們新開啟了更專業的知史明智PRO版本,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移步https://pro.histfacts.com/,如果對您有幫助請收藏並幫忙推薦,謝謝!
廣州發生一起針對小學生的襲擊事件,一個男生、一位女生、還有一位接送小孩的阿姨受傷,60歲的歹徒被逮捕。
在警方的“通報“中,這成了“3名羣衆”受傷。根本沒提兩名傷者是9歲的小學生,也故意淡化了案發地點,因爲公佈地點,就提示了那是一所學校的門口。
警方可謂煞費苦心,不想讓人知道這是對未成年人的襲擊,好像這樣就可以避免類似事件發生一樣。
而財新的報道提供了更多信息。不但指出兩名傷者是9歲小學生,也有更多現場內容:該校位於廣州珠江新城,學校門口人挺多。有阿姨身上流血在追歹徒,接着是兩名拿工具的建築工人加入,最後還有酒店的保安——大家一起制服了歹徒,在警方趕到之前。
有不少家長參與進來,安撫放學的孩子們,還有人在接自家孩子的同時,也幫忙接了孩子的同學。
這些人都應該被看見,他們不能成爲面目模糊的“羣衆”。
警方通報含糊地使用“羣衆”,是爲了讓社會情緒穩定,給大家提供安全感。但是,真正的安全感,其實是來自社會上每個人的參與。人們看到財新的報道,不會“恐懼蔓延”,而是會感到更多信心。
最近各地發生了好幾期針對未成年人的襲擊。在瑞士蘇黎世,有“中國留學生”刺傷3名5歲的幼兒園學生,再加上之前深圳、蘇州的事情,這無疑引起了更多憂慮。經濟下行,社會矛盾激化,絕望的人日益增多,這都讓城市中的不安全因素增多。
但是,如何獲得安全感?不能靠掩耳盜鈴。實際上,把具體的人模糊爲“羣衆”,並不會更安全,相反,它反而傳遞出某種神祕氣氛。而社會的安全,來自“信任”,來自人們相互看到、相互幫助,這樣,絕望的人不至於滑入深淵,而真發生襲擊,也會有更多人伸出援手。
過往幾起案件,都沒有對兇手的報道。這是對嫌疑人的“剝奪”,不想傳遞出他們的訴求和聲音,這樣做的初衷也是免得效仿。但是,在社交媒體時代,兇案會廣泛傳播,越是缺乏具體信息的兇案,傳播就會越廣,也會有越多“謠言”出現,因爲在傳播的過程中,人們會參與“創作”。
我也同意一種社會學家的判斷:陷入困境的人失去發聲機會,可能恰恰是他們鋌而走險的原因,那就是他們“最後的表達”。他們不怕死刑,也不怕坐牢,他們真正“害怕”的,其實恰恰是來自社會的關心,有時候一句問候,就能讓他們放下手中的利器。
不要“遮蔽”,要更多“看到”。這個社會需要熱心阿姨、建築工人、酒店保安,需要更多“人”。
相關內容
- 烏軍無人機再發力:千里奔襲喀山,擊中多幢高樓,機場一度關閉
- “獻忠”式襲擊一起接着一起,“藍底白字”的官方通報已無法安撫中國公衆的不滿
- 捕魚也別用絕戶網
- 中國男子持刀襲擊瑞士託兒所捅傷3個孩子,震撼全球媒體
- “泄憤”時代,普通人如何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