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內卷折磨的年輕人,正在羣嘲這個北大女教授
真正能拯救他們的,其實也不是做題,而是讓所有像“聊天”這種看似不穩定、不正經、沒保障的工作,都能在體面、有尊嚴、權益均等的前提下,掙到錢。
免責聲明:為了便於閱讀,本站編輯在不違背原文含義的前提下對內容進行了適當修改。特此聲明,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僅作為資訊展示平臺,旨在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瞭解歷史真相。
我們新開啟了更專業的知史明智 PRO 版本(免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移步https://pro.histfacts.com/,如果對您有幫助請收藏並幫忙推薦,謝謝!
真正能拯救他們的,其實也不是做題,而是讓所有像“聊天”這種看似不穩定、不正經、沒保障的工作,都能在體面、有尊嚴、權益均等的前提下,掙到錢。
日前,《十三邀》第八季最新一期節目,許知遠與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林小英的對談“灌木也能成喬木”播出後,備受關注。
在這期節目裏,林小英依然很犀利,並直言現在的教育弊病:教育功利化、無效“內卷”、唯分數論,評價體系單一,學生的時間和空間被填滿、沒有時間探索自我,成長路線被預定、出口單一,等等。
林小英的這些話引發了很多共鳴。
其實這些都是近幾年教育批判的一種主流話語,人們並不陌生。比如說教育內卷,這已經是共識了,至於捲到什麼程度,成年人去做一下小學生的題就知道了。
林小英的話因此得到了很多贊同,這也是她此次能夠出圈的原因所在,她的評價確實戳中了很多人。
但是更值得琢磨的,其實是羣嘲、批判她的聲音,這在視頻的彈幕裏可以隨處可見。
01
節目裏,林小英說了一句,“如果你一生做的所有事情都只是爲了謀生,你這一生就是個苦役”。
這是她本次節目飈出的一個金句。但彈幕裏也迅速飄來了反懟,“站着說話不腰疼”“應試教育的成功者叫後面的人別上車了”“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坐着聊天掙錢”,等等。
這樣的意見很常見,因爲在很多人看來,崇拜分數的應試教育,已經是普通百姓改命的唯一機會。
在很多人的認知裏,高考是最公平的,畢竟這個考試裏理論上只看分數。而每年圍繞高考產生一系列諸如保密、押運、護航、停工等一系列宏大敘事,都在強化這一點。
然而,現實中,某些所謂自主招生、素質教育等,確實也滋生了一些腐敗。一些有權勢的家庭會和學校合謀,疊加監督不到位,在這些面前,寒門子弟更是毫無機會。此前個別高校領導和工作人員落馬,都在印證這種印象。
所以,哪怕內卷的應試教育如此乏味、殘酷,那些毫無生氣的校園生活,整齊劃一的着裝妝扮,甚至催生了一些慘劇,但很多人依舊無動於衷——“這就是最公平的,沒辦法”。
當然,應試教育是不是公平其實也值得再想想。
比如,這兩天就有一個新聞,2025年高考報名陸續開啓,多地要求嚴防“高考移民”。這一方面說明有人可以移民,另一方面說明不同地方同分不同命。
但這不妨礙芸芸衆生出於對喪失公平的恐懼,而自覺地維護起內卷的教育機制。所有賦予“自由度”的教育改革,也因爲懾於這種民意而無法被提起。
哪怕他們其實就是這套內卷機制裏最疲憊的一羣人——可以想象,羣嘲林小英的觀衆,他們除了內卷別無選擇,他們最大的理想,就是在這套系統裏爭取勝利。
林小英曾經寫過一本反思基礎教育的非虛構作品——《縣中的孩子:中國縣域教育生態》。不過,她試圖拯救的“縣中孩子”,以及背後的家長,也許就是她最大的反對者。
02
今天的教育內卷是矛盾的現象。
如果說過去大學錄取率很低,考上大學即是“天之驕子”,那麼內卷確實說得通,入場劵就幾張,當然得努力。
可是這麼多年的高等教育,其實一切都指向反內卷:本科、碩士、博士全都經歷了大規模的擴招,本科錄取率從5%到93%,堪稱幾何級數增長。就在前不久還有一個新聞,博士點擬大幅新增831個。
按這個邏輯,教育不應該再捲了。因爲每個人上大學更容易了,沒什麼必要卷。
這時候又有人說了,這是學歷的通貨膨脹,學歷變得不值錢了,更要卷。
這是不是不講道理?招生少是卷,招生多也是卷,難道宇宙的盡頭就是卷,卷是所有人的宿命?
這實在是太顛覆常識了。人們基本的思考邏輯就是,當資源變多,人們就不需要過度競爭。醫院多了,球場多了,人們就不用去搶了,這纔是正常的。
但教育似乎很獨特。學校多了,錄取率高了,可是內卷卻越來越激烈了。這真是不可理喻。
我突然又想起了那句懟林小英的話,“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坐着聊天掙錢”。
怎麼不可以呢?網紅不就是嗎?
但估計在做題家眼中這就不是一個理想的工作,在社會眼中也是如此。雖說網紅掙得多,但網紅承受了多少罵名,翻一翻評論區也能感受得出來。
網紅,就像一個時代的照妖鏡——這並不是說網紅是妖,而是看待網紅的態度,折射了一種集體無意識的民衆心態和深層人性:仇富、偏見、固執、從衆等等。
輿論對網紅的撻伐可謂不遺餘力,看看這些所謂翻車網紅的評論,那些呼籲“嚴厲打擊”“徹底取締”“關閉電商直播”的聲音是多麼亢奮。
這裏只是拿網紅舉個例,無意去爲網紅辯駁。但是“不能靠聊天賺錢”的想法,或許正是教育內卷的原因:
很多人在有意無意,封閉教育之後的就業出路。
比如一個可以“靠聊天掙錢”的工作,在羣情激憤的不寬容下隨時被扼殺。很多年輕人或是突然失去了這個工作,或是戰戰兢兢、敬而遠之。
那麼剩下了什麼呢?
應試做題,跟他們此前的教育邏輯是同構的。看看今天年輕人崇拜的職業,考公考編考教師。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做題。
很多年輕人不僅鄙視網紅,也鄙視文科,崇拜理工科——這其實還是崇拜做題,文科所謂的自由發散、不求唯一、重視“綜合素質”的學科,是沒用的,就是不如只求唯一解的理工科。
03
那麼,教育怎麼能不卷?
教育最後的目標,都是爲了有限的那幾種工作,只能是有編的、穩定的、要考試的、看學歷的那些。
所有脫離了做題路徑的職業,都不是好職業,萬般皆下品、唯有做題高,那麼當然得卷。
教育是擴招了,社會的寬容度並沒有,少數出路才能被認可。體力活、做生意、陪聊代練、“靠聊天的網紅”,都不在很多人的理想之列。
這當中有觀念的問題,比如人們對新型職業的陌生和恐懼,輿論壓抑了多元創造,社會不能理解“實物生產”之外的價值,等等。
但也並不全是觀念,這些沒有被納入“好職業”,背後一定都是普通人根據嗅覺和感知,進行理性篩選的結果,一定存在着或是權益福利或是工作境遇的差距。
比如,當城市落戶用學歷乃至學校作爲篩選標準,那麼自然是告訴年輕人卷好學歷才配被大城市“看上”,更有實際的好處。
又比如,國內民營企業平均壽命爲3.7年,中小型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這些自然也是告訴年輕人,找個穩定有保障的工作,不要“想有的沒的”。
再比如,只有某些職業纔有完備的五險一金、醫療養老保險,那麼當然也是告訴年輕人,你該朝這個方向努力。
沒有人能說林小英說得不對,學生不能過度嵌入,而應該“脫嵌”,從一種固定的、標準的、統一的模式中掙脫出來,道理都懂。
但是,萬一做題就是他們最認可的模式呢?一個年輕人喜歡看風看雲,滿腦子天馬行空創意,他敢去嘗試嗎?
我總是忍不住腦補那些懟林小英的年輕人形象,他們會是什麼樣的人?
他們大概也會刷短視頻成癮,然後看到網紅翻車的時候忍不住啐一口:早該封殺你們了,對實體經濟一點好處沒有。
然後,躺倒在牀上刷手機,刷到個某單位的招聘信息:要不我也報個名?
這是一種認知的困境:沒有也沒法有“其他想法”的年輕人,也不會想到應試做題之外還有什麼。
真正能拯救他們的,其實也不是做題,而是讓所有像“聊天”這種看似不穩定、不正經、沒保障的工作,都能在體面、有尊嚴、權益均等的前提下,掙到錢。
能停止內卷的,不是學校多了,而是路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