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生《永樂大典》,人類萬古如長夜
1403年,明成祖朱棣命解縉、姚廣孝等人修編類書,要求“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爲一書,毋厭浩繁”。
免責聲明:為了便於閱讀,本站編輯在不違背原文含義的前提下對內容進行了適當修改。特此聲明,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僅作為資訊展示平臺,旨在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瞭解歷史真相。
1403年,明成祖朱棣命解縉、姚廣孝等人修編類書,要求“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爲一書,毋厭浩繁”。
4年之後,永樂大典定稿,朱棣親自爲序並贊曰:“上自古初,迄於當世,旁搜博採,匯聚羣書,著爲奧典。”
然而,朱棣怎麼也不會想到,在接下來的幾百年間,這本“包羅萬象,涵蓋古今”的皇皇鉅著不僅正本沒了,副本也所剩無幾,更令其無法想象的是,他當年一時興起的政績工程竟然暗藏着人類文明的密碼。
葡萄牙人通過《永樂大典》瞭解了世界地理,開啓了大航海時代。
意大利人受到了《永樂大典》中人文主義精神的啓蒙,開始了文藝復興運動。
德意志從《永樂大典》裏學到了無神論,發動了轟轟烈烈的宗教改革。
十字軍東征帶回了《永樂大典》中所記載的科學知識,使得歐洲在數學、物理、天文、生物、化學等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英國人則從《永樂大典》中參悟了紡織機與蒸汽動力的原理,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後來八國聯軍侵華,列強更是將《永樂大典》瓜分,因爲分贓不均,導致一戰二戰爆發。
可以說,天不生我永樂典,人類萬古如長夜。
有人可能就覺得奇怪了,《永樂大典》明明是中國人所著,爲什麼卻在國外開花結果了呢?
我想,也許當時外國人剛從樹上下來,對世界的好奇心更強吧。
算了,不編了,我怕真有人信。
實際上,《永樂大典》作爲一部類書,遠沒有人們臆想中的那麼神奇,之所以被神話,一是因爲西方僞史論的盛行,二是因爲大部分都已遺失,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對於一些人而言,《永樂大典》是一個抽象的流行梗,而對於另一部分人而言,《永樂大典》則反映出一種非常普遍的文化心理。
這種文化心理並非今人所獨有,其在明末時便已初現端倪。
彼時正值萬曆年間,隨着隆慶開關,西方傳教士來華,大量的科學新知識湧入進來。
明朝人自然不知道當他們還在山呼萬歲的時候,遠在萬里之外的“蠻夷”已經發明瞭望遠鏡、計算出了開普勒定律。
這些先進思想對於儒家的文人士大夫們而言無疑是聞所未聞的,不過他們在感到新奇的同時,卻又受“華夷之辯”所束縛,難以接受落後的現實,產生了一種以文化對抗爲手段的自我矇騙,試圖證明這些東西中國自古有之,以填補心中的落差。
比如徐光啓就指出,西洋測量諸法與《周髀》和《九章》中的“句股”、“測望”等方法略同,熊明遇則認爲西方的地圓說就是《黃帝內經》中的“地在天中,大氣舉之”。
時人根據這些附會出的所謂中西學說的吻合點,進而推斷,西方諸學皆是從中國上古傳過去的。
於是,最早的“西學中源說”誕生了。
到了清初,中西學說之爭更進一步,不僅知識分子,就連康熙都說:“古人曆法流傳西土,彼土之人習而加精焉。”“西洋算法亦善,原系中國算法。”
在康熙欽定以及梅文鼎的“論證”下,“西學中源說”成了有清一代的官學正統。以至於到了鴉片戰爭之後,哪怕是一些見過世面的變法派、洋務派都還攥着“西學中源說”不撒手。
雖然都是闡述西方科學源自中國的理論,皆出自同一種心理補償機制,但與明清時相比,如今流行的“西學中源說”卻有着不同的文化語境和特定背景。
明清時,傳統文化根深蒂固,面對西方文化的衝擊,華夷之辯是人們自我欺騙的思想源泉,而現在,傳統文化盡顯頹勢,中西對抗下,意識形態成了第一驅動力,“西學中源說”是以西方僞史論補丁的身份出現的。
明清時,“西學中源說”主要流傳於文人士大夫與官僚階層,是正統官學,而如今,則在民間極其盛行,學術領域反而對此嗤之以鼻。
不難看出,兩個時代的“西學中源說”雖不是一脈相承,但卻有着明顯的從文化保守主義到民族主義的演變,而這兩者在中國都難免摻雜着自卑的底色。
這種自卑既來自於西方文化的強勢,也源於本土文化所面臨的危機。前者對應互聯網上流行的“警惕文化入侵”的論調,而後者則反映在人們對於“文化輸出”的熱衷與擔憂上。
如果說明清兩朝,面對陌生的外來文化與翻天覆地的世界變局,人們採取一種防禦姿態,選擇抱殘守缺,還可以稱之爲是本能反應,屬於時代侷限性的話,那麼在與現代文明相處了70年後,仍然以一種阿Q心態看世界,就是徹徹底底的大倒退了。
說到底,無論是“西學中源說”還是西方僞史論,都是想通過老祖宗來滿足文化心理上的訴求,以消弭現實中的文化自卑。
然而這些手段終究只是飲鴆止渴,越是深陷其中,越是容易變得敏感脆弱,無法用平和正常的心態看待世界。
唯有捨棄這些沉重的歷史包袱,徹底從老祖宗的墳墓裏走出來,中國人才能真正擁抱現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