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垃圾時間”是什麼梗?

“歷史的垃圾時間”是媒體人胡文輝在文章《歷史的垃圾時間,文化的悠長假期》中所提出的一個概念。他給出的解釋是“大勢已定,敗局難挽,無論如何努力,都只是徒然的掙扎,只能求儘量體面地收場而已。”

為了便於閱讀,本網站編輯在不違背原意的情況下做了適當修改!同時聲明,此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本網站僅作為展現,以便讀者全面了解歷史真相!


“歷史的垃圾時間”是媒體人胡文輝在文章《歷史的垃圾時間,文化的悠長假期》中所提出的一個概念,文章於2023年9月19日首發於其個人微信公衆號“歷史的擦邊球”上。胡文輝將蘇聯1979年至1991年這段時間定義爲歷史的垃圾時間,認爲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只是讓這段垃圾時間早點結束罷了”。此外,他也認爲崇禎皇帝殺掉袁崇煥後,明朝便已經進入垃圾時間。

img

胡文輝對“歷史的垃圾時間”的解釋是“大勢已定,敗局難挽,無論如何努力,都只是徒然的掙扎,只能求儘量體面地收場而已。”整個人類歷史如同一場體育競賽,總是免不了有很多垃圾時間的。

“垃圾時間”來自英文的 Garbage Time,原指一場體育比賽中,雙方分數遠遠拉開,勝負早已分出,但比賽依然未完,剩餘的時間就叫做“垃圾時間”。

胡文輝還建議遭遇垃圾時間的人們需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即便個人在政治上固然已束手無策,但在生活上、在文化上,是不妨繼續放飛自我的”,歷史的垃圾時間與文化的悠長假期是可以兼容的。

imgv

2023年12月,“清和社長”(智本社社長薛清和)在一篇文章中引用了這個說法,並關聯了米塞斯在1920年對於計劃經濟體制必然失敗的預言。歷史的垃圾時間是一個國家現代化進程被中斷的必然結果,這種制度的僵化也導致了王朝的週期性興衰。而因爲前進方向錯誤,努力往往只會加速終結。在這種無可奈何的時代背景下,古今的人們往往都是選擇“躺平”,即“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img

清和社長還談到言論不自由是進入歷史垃圾時間的一個特點——“每一輪文化浩劫就像歷史的復讀機:從尖銳的批評聲消失,到沉默將被認爲居心叵測,然後是讚美不夠賣力也是一種罪,最後只留下一種聲音:謊言。”最終,這篇發表在財新博客上的文章遭到了404。有網友分析認爲,這篇文章有隱喻當下、批判現實的意味,並且多次提到了崇禎皇帝。

就在兩個月前,一本名爲《崇禎:勤政的亡國君》的書被指影射習近平而遭到全面下架,該書封面寫道“勤政的亡國君昏招連連步步錯,越是勤政越亡國”、“看懂崇禎皇帝如何一步步把自己逼上絕路”。有關部門這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審查,引發了許多網民的調侃,紛紛嘲諷“崇禎是習近平的新皮膚”。

img

微信作者“沉思的托克維爾”也借用這一概念分析了清末歷史,他認爲從庚子國變(1901年)起,大清便進入了歷史的垃圾時間,整個社會人心思變,所謂改良和革命,只是在爭論“大清該怎麼死”,最終結局已經註定。當然,人們對於歷史是否或何時進入垃圾時間顯然存在着看法差異。例如,根據歷史學者黃仁宇的“大歷史觀”來看,整個滿清兩百多年,都可以算作歷史的垃圾時間。但媒體人王志安認爲,清朝的滅亡是一種偶然,很難說它進入了歷史的垃圾時間。

img

之後,不少網友賦予了該詞更爲強烈的政治批判意味,ta們認爲“中國當前已經進入了歷史的垃圾時間”,整個國家方方面面都陷入了一種倒退狀態,包括經濟增長乏力、社會矛盾突出、國際環境惡化、政治改革停滯等。究其根源,自然與習近平本人壟斷權力有關,至少在他遙遙無期的任內,人們看不到中國政治生態有任何變好的可能。

img

因此,“歷史的垃圾時間”也被納入了網絡上流行的辱包文化,被一些人戲稱爲“死衚衕倒車時刻”、“王朝末路”、“習式蕭條”等。顯然“歷史的垃圾時間”相較於“加速主義”等用語更具悲觀色彩,帶有一種歷史宿命論的意味。它認定現行政權垮臺已成定局,除了在迎來結局前會有漫長的下沉期外,其最終結局也可能是充滿動盪與血腥。有網友評論道““當歷史進入垃圾時間,你將看到大廈坍塌、巨輪傾覆、謊言暴雷、神話破滅等各種大劇。智者的做法是,躺平、看戲、等待垃圾時間的過去。”

img

2024年7月,各大官媒開始對“歷史的垃圾時間”展開大批判,新華日報、長江日報、觀察者網均發文指責有人創造這一概念“唱空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營造國家終將失敗的大衆預期”。其中,新華日報還指控唱空者參與“西方認知戰”,只看發展中的問題而忽視正面,並強調“經濟雖有周期波動,但歷史絕無垃圾時間”。

img

官媒急於反駁的態度其實更像是一種對號入座,並且起到了反向宣傳的效果,令更多的牆內網民知曉了該說法。有人指出,“歷史的垃圾時間”其實一個相對客觀的學術概念,官方本質上是恐懼人們用它來形容當下、批判現實。還有人指出,對於“歷史垃圾時間”的界定,本身就具有高度的主觀性,並不存在什麼是非對錯,對受害者來說是“垃圾時間”,對受益者來說就是“一元復始”。就如同習近平的口頭禪“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他本人來說可能真是“大變局”,但總有不少網民將之調侃成“大便局”。

img

在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閉幕後,會議公報毫無新意、老調重談,未能挽救人們不斷喪失的信心,網絡上再次出現各種“改革停滯倒退論”,有人說“廢話說了一籮筐,毫無實質性改變”、“是垃圾時間的垃圾稿”,也有人諷刺習近平並非“改革家”而是“改回家”,並且“終身之後無希望”。顯而易見,“中國進入歷史垃圾時間”已經逐漸成爲越來越多中國網民的共識,而形成這種共識的根本原因,自然是中國拒絕現代政治文明,堅決走上了王朝覆滅、朝代輪替的老路。

img



相關內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