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朝廷失去了公信力
崇禎帝如同一個在激流中掙扎的溺水者,只要任何可以抓住的東西,他都會緊緊抓住不放手。所以武清侯一家兩代人都遭到了崇禎的“借錢”,只要還有錢,他就還會一直借下去。所以,朝臣們寧願亡國,也不願意拿錢給崇禎帝了。當朝廷失去了公信力,皇帝連錢都借不到。
為了便於閱讀,本網站編輯在不違背原意的情況下做了適當修改!同時聲明,此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本網站僅作為展現,以便讀者全面了解歷史真相!
01
朱元璋曾發行寶鈔(紙幣)作爲貨幣,但因爲寶鈔面額大,而銅錢面額小,所以兩種貨幣同時使用,小額交易用銅錢,大額交易用寶鈔。但很快就出現了問題,隨着發行的數量的增多,寶鈔出現了貶值,而且寶鈔容易磨損,舊鈔換新鈔,朝廷還要收取3%手續費,所以民間不願意使用寶鈔。
朱元璋很生氣,認爲是小民與朝廷作對,下令禁用銅錢,只准寶鈔一種貨幣流通。想要用強制手段讓百姓使用寶鈔,但銅錢依然在流通。而朱元璋力推的寶鈔到了明朝中期就淪爲了一張張廢紙,甚至地上掉了寶鈔,也無人去拾取,最後寶鈔完全退出了流通市場。
當朝廷失去了公信力,自己鑄造的錢就成爲一張廢紙。
02
1644年新年剛過,李自成就率領起義軍,兵分兩路從西安往北京進發,崇禎帝手足無措之際,大學士李建泰自告奮勇前去平定叛亂,崇禎皇帝十分高興,親自從京營中挑選了將士給李建泰。
李建泰帶着這些人馬向南出發,剛出城門,士卒就逃散了三分之二。李建泰就帶着省下的人馬到了廣宗縣城,但縣令卻拒不開門。城中的官員和百姓雖然沒有見過李自成是個什麼模樣,但明軍他們見多了,燒殺搶掠這些都是常態。
李建泰出北京城的時候,崇禎帝也沒錢給他,讓他自己的籌備糧餉。自己籌集糧餉說白了就是去搶,所以李建泰一行到了廣宗縣時,縣令和一些鄉紳不給他開城門。李建泰極爲憤怒,拿着尚方寶劍下令讓部下攻城,鞭打縣令並殺處死了很多鄉紳。
但李建泰打自己的縣城還行,對付農民軍就差很多了,後來在真定城被農民軍活捉。
當朝廷失去了公信力,尚方寶劍來一座縣城都進不了。
03
萬曆末期,努爾哈赤發表“七大恨”,並率領後金軍攻打明朝重鎮撫順和清河,萬曆帝在全國個地調集軍隊,準備剿滅努爾哈赤。
但當時朝廷沒錢,萬曆帝的內帑裏面有錢,但是他不願意拿出來,所以就向天下百姓加遼餉。這個錢當時也說好了,就加一次,這一仗打敗之後就不再加了。
但在薩爾滸之戰中,明軍三路喪師,大敗而歸。不僅如此,努爾哈赤還接連趁勝繼續發起對明朝的進攻,爲了對抗努爾哈赤,萬曆帝合朝廷官員們以此又一次地加遼餉,直到每年加520萬兩
到了崇禎帝時期,又加練餉、剿餉。
當初說的加一年,最後直到明朝亡國,仍在加餉。
在這種情況之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餓殍遍地,他們其中的很多人就加入了農名起義軍軍中,明朝最終爲農民起義所覆滅。
朝廷失去了公信力,實際上也失去了民心,失去了天下。
04
崇禎末年,崇禎皇帝也沒有錢了,就想找國家的一些勳貴來湊錢,因爲現在也只有他們有錢了。崇禎就讓周奎起一個帶頭作用,捐個2萬兩,周奎是崇禎帝的岳父,家中甚富,但周奎卻稱自己很窮,最後捐了13000兩了事。
周奎的榮華富貴都是來自於崇禎帝,如果明朝亡了,周奎有再多錢的也無處花了,那他爲何不願意幫助崇禎帝呢?
其實,這裏面還有一層故事。
崇禎九年,崇禎帝曾下令向武清侯李誠銘借40萬兩,發往關寧前線;借駙馬都尉王昺、萬煒、冉興各自10萬兩,發往大同、西寧;又讓工部借太監田詔10萬兩,借太監魏學顏色5萬兩治營鋪。
這樣的捐助並非只有一次,後來逐漸成爲常態化。武清侯李誠銘死後,繼承他爵位的兒子李國瑞也遭到崇禎帝的“借款要求”,最終李國瑞還因爲不願意借款而死。
崇禎帝如同一個在激流中掙扎的溺水者,只要任何可以抓住的東西,他都會緊緊抓住不放手。所以武清侯一家兩代人都遭到了崇禎的“借錢”,只要還有錢,他就還會一直借下去。
所以,朝臣們寧願亡國,也不願意拿錢給崇禎帝了。
當朝廷失去了公信力,皇帝連錢都借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