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傳奇:是是非非江澤民(上)

率真的江澤民
率真的江澤民

記者:江主席,現在那麼早你們說支持董先生,會不會給人的感覺就是內定是硬點董先生呢?江澤民:我講的意思不是我是欽點他當下人,你問我支持不支持,我說支持,我就明確告訴你們。你們畢竟還 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懂了沒有?

記者:那江主席,知道了,我很抱歉。 江澤民:我今天是作為一個長者,明白我的意思吧。我告訴你們,我是身經百戰了。你們要知道美國的華萊士,那比你們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我給他談笑風生。


上文問答是 2000 年 10 月,中共總書記江澤民會見前來北京述職的香港特首董建華的時候,對一位香港女記者發飆的場景。這其中的 too young too simple 也因此成了經久不衰的網路用語。

那麼,對於這麼一位中國民間至今都有無數的段子在流傳的長者,網路評價也褒貶不一的領導人,我們該如何評價呢?江澤民 1926 年出生在江蘇省江都縣,也就是今天的揚州。他家裏比較有錢,祖父江時熙早年是醫生,後來棄醫從商,是一家船運公司駐揚州的代辦。家境殷實,他們家當時在揚州有一座大宅院,就挨著京杭大運河。因為祖父喜歡讀書,這一點也對江澤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江澤民高中畢業於省立揚州中學和著名文豪朱自清同學。他的父親叫江世俊,他還有個叔叔叫江上清,是中共的地下黨員。1938 年江上清在安徽意外身亡,當時年僅 28 歲。因為他只有女兒,沒有兒子,所以按照中國人的習慣,他的大哥江世俊就把自己的兒子江澤民過繼給他。按照傳統,作為兒子來祭奠江上清。當時江澤民已經 12 歲了,所以名義上江澤民是江上清的兒子。

可能有一些年輕的朋友不懂得什麼叫做過繼。中國人在傳統上非常重視傳宗接代,所謂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因為在宗法關係裏面,只有兒子才能夠繼承香火,舉行祭祀。這種習慣在如今的中國農村依然廣泛存在。所以以前沒有兒子的家庭,為了傳承,他就會從比較親近的宗族裏面找一個男孩來繼承家業。江澤民有三兄弟,江澤均、江澤民、江澤寬。江澤民排行老二,所以他的父親把三兄弟中的一個過繼給自己的兄弟,這在當時是很常見的一種操作。也正是因為這一次過繼,讓江澤民成了所謂的烈士子女,這在 1949 年後對於他的人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抗日戰爭期間,整個江蘇都是淪陷區,屬於汪精衛政權的管轄。1943 年,江澤民從揚州中學高中畢業後考上了南京的中央大學電機系。汪精衛政權垮臺之後,國民黨政府不承認這些大學的成績,要求所有的學生必須重新考試,並且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江澤民也在其中,所以他就參加了中共地下黨組織的學生示威活動,並且最終秘密加入中共。

1947 年,江澤民轉入位於上海的國立交通大學電機系,並且於當年畢業。大學畢業後,江澤民就留在上海,在海寧洋行當電力供應工程師。海寧洋行是一家專門生產霜淇淋的企業,有很多大型的冷藏設備,經常需要保養和維修。江澤民的工作就是幹這個的。1949 年之後,海寧洋行被中共國有化,變成了上海藝名食品公司。江澤民也公開了自己的中共黨員身份,成了公司的黨代表兼動力車間主任。

遇見貴人,走向仕途

隨後,他就在這裏遇到了人生中的大貴人。當時江澤民所在的上海藝名食品公司總經理叫做戴希可,是個女的。這個名字大家肯定不熟,但是她老公的名字,大家肯定都知道。她的老公叫汪道涵。沒錯,就是海峽兩岸著名的汪辜會談裏面的那個汪道涵。汪道涵其實也是中共的老革命,她是安徽人,年輕的時候在上海讀書,在交通大學和光華大學都讀過。後來加入中共,是新四軍的骨幹,長期在安徽工作。

在 1949 年後,汪道涵當上了華東軍政委員會工業部部長,主管上海的工業,算是實權人物。中共在建政之後正值用人之際,因為江澤民工作比較突出,她的上司戴希可就向自己的老公推薦了江澤民。江澤民也因此進入了汪道涵的視野。除了老婆的推薦之外,其實江澤民和汪道涵還有一層關係。上面說了,汪道涵曾經在安徽鬧革命,而江澤民名義上的父親江上清之前也是在安徽。兩個人一個是新四軍,一個是地下黨,彼此是認識的,而且還是密友。所以江澤民按照輩分應該叫汪道涵,世伯。有這兩層關係,汪道涵大力栽培和提拔江澤民也就毫不意外了。

1950 年,年僅 24 歲的江澤民就當上了上海藝名食品廠的黨委書記、副廠長。第二年又轉任更大的中國肥皂公司的副廠長。1953 年,汪道涵升官,成了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江澤民也跟著他進入了正式的仕途。1954 年,江澤民被派往新成立的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開始了他長達 20 多年的技術官僚生涯。作為中國電機、電器方面的技術專家,他也因此獲得了當時絕大部分中國人都不敢奢望的出國考察的機會。

他曾經被送到蘇聯培訓了兩年,所以他會有俄語。在擔任上海電氣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以及武漢熱工機械研究所所長期間,江澤民作為中共的代表,還經常去參加日本、法國、德國這些地方舉行的國際電工聯會,所以他的英語也很好。這些寶貴的開闊視野的機會以及對於外語的學習,其實對於江澤民後來的生涯是有很大的影響的。但是文革開始後,他的大靠山汪道涵被批鬥下臺了,對江澤民也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他在武漢被停職了兩年,然後送往武漢幹校勞動。

但隨後中共因為和蘇聯關係惡化,被社會主義陣營集體排斥,在國際社會非常孤立。所以中共就迫切地希望用利益來拉攏某些國家。為此周恩來大筆一揮,答應無償幫助羅馬尼亞建立 15 所機械製造廠。因為這件事,作為專家的江澤民被重新啟用,從牛棚裏面拉出來,當上了第一機械工業部外事局的副局長,外派到羅馬尼亞去完成援建任務。他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當時的機械工業部部長周建南的賞識。周建南是誰?就是原來央行行長周小川的老爸。

從政後的這些起起伏伏,雖然也有不少的驚險,但是江澤民基本上還是依靠自身的專業能力站穩了腳跟。他本身謹小慎微,沒有明顯的個人政治表達,是中共最喜歡的那種可以當作工具人來用的知識份子。這也為他文革後期的崛起埋下了伏筆。

1978 年,中共開始了改革開放。江澤民的大靠山汪道涵也頻繁複出,擔任對外經濟聯絡部副部長。在他的大力提拔下,江澤民從機械工業部調到國務院專門設立的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專門負責制定對外開放的政策。在此期間,江澤民多次率團出國考察。他回國後就制定了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草案,這個草案的內容就包括授權地方政府減免稅收,轉讓土地,保留外匯,允許外資企業自願雇傭和解聘工人等等內容。

這些內容今天看起來普普通通,沒什麼特別。但是在當年的環境下提出來確實是需要魄力的。也正是因為這些成績,江澤民作為專業人才,進入了中共大佬陳雲和鄧小平的視野,隨後就迎來了仕途的重大突破。1982 年,江澤民在中共十二大上當選中央委員,1983 年又升任電子工業部部長,晉升為正部級大員。1985 年,江澤民的恩師、當時擔任上海市市長的汪道涵退休。在退休前,汪道涵再一次向中共高層舉薦江澤民來接替自己。隨後在 1985 年的 7 月,江澤民就接替汪道涵,上任上海市市長,兩年後又成為市委書記,進入中央政治局,成為了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

江澤民在主政上海期間,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比如宣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吸引外資、擴大出口、加強科技引進以及交流培訓等等。但這些並沒有為他帶來仕途上的加分。在中共這個講究出身和派系的政黨中,隨著他的恩師汪道涵的退休,已經 60 多歲、年齡偏大的江澤民在中共高層並沒有過硬的靠山。他也清楚自己的仕途可能已經沒有上升空間了。所以在 1989 年到了退休年紀之後,江澤民甚至已經為自己規劃了退休的路徑。他沒有去政協和人大這種養老的地方,反而選擇了回歸大學。在 1989 年的 3 月,已經 63 歲的江澤民受聘為上海交大的教授,已經準備好了回歸講臺,開始自己的退休生活。

轉折,但逆轉仕途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的仕途這個時候才迎來了真正的轉折。江澤民 1989 年 3 月剛準備好退休,結果 5 月胡耀邦就去世了。全中國隨後爆發了一浪高過一浪要求政治改革的抗議。上海作為中國的經濟中心,當然也不例外。北京的大學生佔領天安門廣場之後,很快上海的各大高校的學生也開始上街遊行示威。當時上海有一家報紙叫《世界經濟導報》,它的主編是清本利。這家報紙創刊於 1980 年,是當時中國最大膽最新銳的報紙。它的口號是“讓世界瞭解中國,讓中國瞭解世界”。所以胡耀邦去世之後,這家報紙不避危險,推出了悼念胡耀邦特輯,其中就包括了公開抨擊中國的老人政治以及胡耀邦非正常下臺等等內容。

這些敏感的內容在準備刊發的時候,收到消息的江澤民非常惶恐。他知道這種指名道姓批評老人政治,絕對是犯了鄧小平的大忌。他作為上海的一把手,肯定要被連累。他一輩子謹小慎微,唯命是從,馬上就要混到退休了,不想節外生枝。所以江澤民強硬地要求《世界經濟導報》的主編清本利刪除這些內容,結果這個清本利是個硬骨頭,根本就不聽江澤民的,原封不動就發表了。這件事讓江澤民非常震怒,他事後馬上就派他的手下上海市委宣傳部的部長曾慶紅,開除了清本利,並且立馬查封了《世界經濟導報》。

這件事自然而然就引發了上海輿論的大幅度反彈,上海隨後就有一萬多名學生上街示威,陸續又有十萬名市民參加,要求江澤民給個說法,甚至還有 450 個學生跑到上海市政府門口去絕食抗議。上海的事鬧大了,江澤民作為始作俑者當時非常惶恐,專門跑到北京,想跟總書記趙紫陽解釋一下。趙紫陽本來就比較同情學生,所以對於江澤民的做法非常不滿,只對江澤民說了一句“你把問題複雜化了,搞糟了”。江澤民當時雖然已經進入政治局,但是他並不是核心權力圈的人。他雖然知道趙紫陽和鄧小平不和,已經快要撕破臉皮了,但是並不知道趙紫陽即將被趕下臺。所以被總書記這麼一通批評更加惶恐,江澤民隨後都回到上海,想辦法自救。

1989 年的 5 月 16 號,江澤民就主持召開了上海知識份子座談會。著名的作家沙葉鑫,當時是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院長,他也參加了這次會議。後來寫了一篇文章《1989 年我和江澤民曾慶紅的接觸談話》,他說江澤民當時為了緩和矛盾,居然當著大家的面狠狠地自我批評,甚至罵他自己是縮頭烏龜,希望儘快平息事態。當時沙葉鑫也很不給面子,當面批評江澤民不夠民主,江澤民不敢生氣,甚至還說沙葉鑫說得對。江澤民雖然面對白衣怒馬的輿論,但其實他很清楚高層元老對於學生運動的態度。所以他一方面按照趙紫陽的要求,表面上認錯服軟,一方面又堅決執行鄧小平的指示。

在 1989 年的 5 月 25 號,全國人大委員長萬裏回國在上海轉機的時候,江澤民親自向萬裏轉交了鄧小平的親筆信,把萬裏強行留在了上海。看過我之前講溫家寶那個視頻的朋友應該知道,萬裏是趙紫陽當時唯一可以依靠的政治盟友了,全國人大也是唯一能夠從法律上推翻戒嚴令的機構。萬裏被強行留在上海不能返回北京,實際上就宣告了趙紫陽最後一搏的失敗。知道無濟於事的萬裏也迫於無奈,最終被迫宣佈支持戒嚴,這一下趙紫陽就徹底無力回天了。

所以儘管在六四事件之後,左右為難的江澤民萬分煎熬,但他不知道的是,正是他查封《世界經濟導報》,在上海截留萬裏這兩件事,反而為他在關鍵的時候遞上了合格的投名狀,贏得了黨內元老的正面評價,一舉逆轉了他的仕途。以鄧小平和陳雲為首的元老在決定拿下趙紫陽之後,在中共高層內部已經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了。確切地說是找不到陳雲和鄧小平都滿意的人選。中共在改革開放後的十幾年,實際上背後掌舵的是三巨頭:鄧小平、陳雲、李先念。鄧小平是中央軍委主席,陳雲是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李先念是國家主席,三個人的地位都是舉足輕重。

這裏我要重點解釋一下陳雲把控的中央顧問委員會,這個機構是當初鄧小平扳倒華國鋒之後,為了扶植自己人上位,減少元老們的阻力,就把之前的元老都集中起來,搞了一個顧問委員會,第一屆有 172 個人,簡稱中顧委。不太恰當的說,就相當於羅馬的元老院。中顧委的委員可以列席中央委員會的會議,中顧委的副主任可以列席中央政治局會議,在級別和政治的待遇上也是對等的。所以這些老傢伙雖然沒有實際的職務,但是卻可以直接的參政議政,實際上是淩駕於中共政治局之上,暗中依然決定著高層權力的分配。陳雲作為中顧委的主任,元老的代表,政治能量其實不在鄧小平之下。鄧小平和陳雲兩大巨頭在黨內都是樹大根深,有自己強大的派系,所以話語份量最重,是中共實際上的幕後操盤手。

中共內部當年有一種說法:在用人上,鄧小平有提名權,陳雲有否決權。這兩個人雖然在保住中共政權、拒絕民主變革這一點上是相同的,但是在具體的治國理念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簡而言之,陳雲在中共建政之後就一直是計劃經濟的擁躉,所以他被視為保守派,更傾向於走計劃經濟的老路,意識形態方面也傾向於列寧主義。而鄧小平則力推經濟層面的改革,希望在牢牢把控政權的基礎上推行市場經濟,意識形態上更傾向於實用主義。這也導致兩個人在治國理政、用人思路上的不同。

鄧小平在接連廢掉自己提拔的胡耀邦、趙紫陽之後,也觸發了陳雲和李先念的反彈。你自己提拔的人接二連三地換,這說明你看人不准。所以,陳雲在趙紫陽下臺之後,和李先念一起立馬就提名了江澤民。陳雲和李先念為什麼會看上江澤民呢?主要有兩點:

第一,江澤民在六四事件中查封《世界經濟導報》,立場傾向於黨內的保守派,被趙紫陽和民間的輿論罵得狗血淋頭。這算是無意中遞上了一張政治可靠的投名狀。作為黨內保守派的大佬,陳雲當然覺得這樣的人比較可靠,不會像政治改革派那樣以後挖他的祖墳。

第二,江澤民是技術官僚出身,是個幹活的,沒有參與過太多的權力鬥爭。他的大靠山就是汪道涵,而汪道涵嚴格地說,屬於中共早期的華東派系。這個派系和陳雲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因為這個派系的很多人物,包括汪道涵,都曾經是陳雲的部下。所以廣義上來說也算是陳雲派系的一個山頭。作為汪道涵的徒弟,江澤民雖然和陳雲在履歷上沒有什麼交集,但很顯然更容易被陳雲所接受。

那麼,鄧小平最終為什麼也接受了陳雲的提名呢?這就跟鄧小平在六四事件後的處境有關系了。六四事件之後,鄧小平雖然拿下了趙紫陽,但他不僅在黨內遭到了其他元老的空前質疑,而且因為血腥的鎮壓,在民間的口碑也跌落穀底,政治威望上遭到了空前的打擊。這種情況下,他雖然掌握著軍權,想要再次提名自己人,恐怕也難以服眾,所以只能暫時和陳雲為首的保守派妥協,被迫接受了江澤民作為總書記的人選。

未來的總書記江澤民

就這樣,在黨內元老們的勾心鬥角和權力算計中,江澤民作為妥協的人選,在惶恐中被推上了總書記的寶座。1989 年 5 月 29 號,一架空軍專機從上海起飛,降落在北京。這架飛機帶來的就是未來的中共總書記江澤民。

2009 年,香港的《亞洲週刊》曾刊發了一篇沒有透露姓名的前中共高層的回憶文章,叫做《江澤民接班,幹也得幹,不幹也得幹》。這篇文章中說,江澤民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中共元老接到了北京,然後面見鄧小平。鄧小平當面通知他,準備讓他當總書記。當時江澤民極為惶恐,三番五次的委婉拒絕,他說:“如果讓我當總書記,就只能算個小學生水準。”最後鄧小平大怒:“你幹也得幹,不幹也得幹。”江澤民聽到這話才閉了嘴。

這段歷史雖然沒有辦法證實,但是我覺得是完全符合江澤民當時的處境的。這個總書記的位置當時確實是燙手山芋,極其危險。前兩任總書記胡耀邦、趙紫陽都是幹到一半就被廢了。一大堆的太上皇騎在脖子上,這種情況下,不要說沒有什麼根基的江澤民,任何一個人要來坐這個位置,當時都相當於坐在火盆上被烤,岌岌可危。但是江澤民顯然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硬著頭皮上。

之前江澤民他只是政治局委員,他不是常委,所以直接擔任總書記相當於連升兩級,屬於破格提拔。而且他在主政上海之前,一直是一個負責具體事務的技術官僚,沒有在中央任職的經歷,在從政履歷上是沒有多少說服力的。當時的中央政治局隨便一個老傢伙拿出來,履歷都比他強。這樣的人突然被推上了最高位,那種惶恐可想而知,他的處境確實也只能用兇險來形容。

在六四事件之後,中共高層左傾的思潮大幅度回潮。以陳雲為首的保守派,以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為名,公開提出要重點防止和平演變。不僅取消了胡耀邦、趙紫陽時期諸多政治改革措施,連帶鄧小平推動的各項經濟改革措施也處於停滯甚至是倒退的狀態。江澤民是陳雲推上來的,並不是鄧小平中意的人選,是元老們妥協的產物。所以他作為一個在中央沒有什麼根基、沒有什麼依靠的技術官僚,夾在中間兩頭不是人。江澤民也只能選擇當牆頭草的這種策略,誰的拳頭硬就先聽誰的。

1989 年的 11 月,在六四事件中威望大受打擊的鄧小平在中共的十三屆五中全會上念念不舍地退休,算是給六四事件一個交代,就把軍委主席的職務讓給了江澤民。但是與此同時,陳雲並沒有退,還是中顧委的主任。此消彼長,所以江澤民就覺得,我還是要暫時聽陳雲的。他遵循陳雲的意見,在中央黨校大搞所謂的防止和平演變培訓班,還在中共建黨 70 周年的紀念會上,公開重提階級鬥爭。他說:“當前階級鬥爭的焦點是四項基本原則和資產階級自由化的鬥爭。”他甚至同意在農村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並且在湖南搞試點等等。這些東西都是典型的文革復辟。

那麼江澤民是不是真的就從內心認同這些措施呢?我覺得應該不是。因為從江澤民主政上海的表現來看,他雖然沒有胡耀邦、趙紫陽那樣開明,但是也絕對算不上保守,很多的改革措施都算是走在前面,很有力度的。雖然他在查封《世界經濟導報》這件事上不得人心,但是這是他一貫謹小慎微、看菜下飯的性格決定的。陳雲的派系當時在中共高層一手遮天,他這個傀儡總書記必須討好。但是他這些做法最終又激怒了鄧小平,這個表面上退休的一號大佬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別人挑戰他定下的改革開放的國策。所以他對於江澤民以及江澤民背後的陳雲,很快就採取了敲打的行動。

鄧小平在六四事件之後雖然名義上退休了,但實際上是退而不休,特別是在軍權上給江澤民埋了很多雷。比如他讓親信楊尚昆擔任軍委第一副主席,讓楊尚昆的弟弟楊白冰擔任軍委秘書長。楊家兩兄弟實際上掌控了軍隊。江澤民從來就沒有沾過軍隊的事務,他這個軍委主席在軍隊內部毫無根基,當時完全就是個擺設。實際上軍權還是牢牢地掌控在鄧小平的手裏。

隨著江澤民在從政思路上越來越靠近陳雲,鄧小平坐不住了。他之所以能取代華國鋒,靠的就是改革開放這塊招牌。否定了改革開放,實際上也就否定了鄧小平。江澤民跟著陳雲走回頭路,雖然不一定是真心,但這絕對是鄧小平不可容忍的。這也就拉開了鄧小平南巡講話的序幕。

在南巡之前,1991 年的 1 月底,鄧小平先是跑到上海去過春節,對著他提拔起來的朱鎔基,指桑罵槐,發表了一系列要求大膽推進改革、不准走回頭路的講話。實際上就是在敲打江澤民。但實際上鄧小平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次講話石沉大海,根本沒有產生作用,甚至大部分的黨媒都沒有刊登他的講話。憤怒不已的鄧小平,這才策劃了南巡。

瞭解中共歷史的朋友可能都會有印象,毛澤東搞權力鬥爭,他常用的路數就是先到處巡視,給輿論造勢,等輿論起來了再發動鬥爭。鄧小平在這方面深得老毛的真傳。他要敲打江澤民和陳雲,就採用了這一招。1992 年 1 月,鄧小平帶著全家老小視察了武漢、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沿途發表了很多重磅言論。比如“誰不改革,誰就下臺”“一個中心,兩基本點的方針不能變,誰想要改變這個方針,誰就會被打倒。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於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等等。鄧小平的這些話可以說是十分直白的威脅。

他雖然名義上只是一位沒有任何職務的元老,但是他南巡的時候,公然在廣東珠海召開高級軍事會議。出席這個會議的有楊尚昆、劉華清、楊白冰等軍隊的實權人物,但卻沒有軍委主席江澤民。說難聽點,這在古代就是謀反。這也可以看出當時誰才是真正的背後大佬。

在這個會議上,楊白冰也公開發表講話,中國人民解放軍要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這個話可不是亂說的,那是話裏有話,言外之意就是表白軍隊支持鄧小平。實際上,鄧小平也確實不是說著玩的。他在南巡之後兩個月,也就是 1992 年 4 月,又跑到首鋼去視察,公開地說:“朱鎔基懂經濟,對朱鎔基用完了。”朱鎔基是當時的上海市委書記兼市長。實際上,這個話的意思就是準備用朱鎔基替換江澤民。

江澤民這樣聰明的人,對於鄧小平這些動作和講話,不可能不明白。雖然他有陳雲撐腰,可是陳雲沒有槍桿子。要是鄧小平來硬的,誰也沒有辦法。夾縫中的江澤民當時也感覺到不妙,知道強投草的策略是走不下去了。最終權衡再三之後,他還是認清了形勢,拋棄了陳雲的政治路線,果斷地站在了鄧小平的一邊。

陳雲在鄧小平公開發出換人威脅後,為了保住江澤民,也不得不做出妥協。妥協的結果就是人可以不換,但是鄧小平的改革思路必須貫徹。隨後,江澤民就主持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會議,傳達鄧小平的南巡講話精神,並且要求全體黨員深入學習。這就相當於正式宣告了鄧小平南巡的政治目的已經完全達到。江澤民的政治轉向最終讓他度過了戰戰兢兢、兩面不是人的難關,避免了重蹈胡耀邦和趙紫陽的覆轍。但是他的權力之路,遠遠還沒有到平坦的時候。

他還將面臨什麼樣的挑戰?他又是怎麼鞏固自己的權力呢?

(期待下集,更精彩)


相關內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