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百名中国公民参与俄军,合同追溯至2023年
近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社交媒体X上宣布乌军已抓获两名参与俄军入侵的中国公民。4月9日,泽连斯基继续表示乌克兰目前握有 150 多名参与俄乌战争中国公民的资料,并称实际参战的中国人人数更高。
免责声明:为了便于阅读,本站编辑在不违背原文含义的前提下对内容进行了适当修改。特此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仅作为信息展示平台,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真相。
我们新开启了更专业的知史明智PRO版本(免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移步https://pro.realhist.org/,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收藏并帮忙推荐,谢谢!
CDT编者按
近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社交媒体X上宣布乌军已抓获两名参与俄军入侵的中国公民。4月9日,泽连斯基继续表示乌克兰目前握有 150 多名参与俄乌战争中国公民的资料,并称实际参战的中国人人数更高。
俄罗斯方面在10日驳斥泽连斯基指控,称北京拥有一个 “平衡的立场”。中国外交部则没有直接回应。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正向乌克兰核实有关的情况,“中国政府始终要求公民远离武装冲突区域,避免以任何形式,卷入武装冲突,尤其应避免参加任何一方的军事行动。”
值得关注的是,CDT编辑对于中文互联网敏感词的持续监控中,注意到近期出现相关的敏感词审查。
软审查敏感词:雇佣兵;作战;名单+连+旅
有关的微博话题也被严格限制,唯一一条帖文是由《今日俄罗斯》的子账号Ruptly发布。
乌克兰媒体《左岸报》(Лівий бере)9日发布一篇报道,详细介绍了参与俄军入侵的中国籍公民的情况。
中国数字时代已将报道翻译成中文,包含乌克兰方面公布的中国籍公民情况。
乌克兰确认逾150名中国公民参与俄军作战,合同最早可追溯至2023年
据乌克兰情报机构提供的信息,目前已有超过150名中国公民与俄罗斯军方签署合同并参与对乌作战,部分合同签订时间最早可追溯至2023年。
据《左岸报》(Лівий бере)援引乌方情报机构消息,自2024年秋季起,大量中国公民陆续抵达俄罗斯境内的军事训练中心,其中一些人甚至早在2023年夏季便已与俄军签署服役合同,而正式签约高潮则出现在2024年春季。
乌克兰安全部门掌握的数据显示,相关合同签订时间涵盖2024年2月至11月,涵盖几乎整年度,合同签署者人数超过160人。例如,中国公民宾江于2024年4月21日签署合同,并于当年10月抵达编号为1093的训练中心,不到一个月完成训练后,于11月15日被派遣至作战单位,目前隶属于第255摩托化步兵团参战。
据悉,这些中国籍人员被编入俄军多个单位,包括:
- 第4独立摩托化步兵旅
- 第7军用基地
- 第70摩托化步兵团
- 第71摩托化步兵团
- 第85摩托化步兵旅
- 第103摩托化步兵团
- 第255摩托化步兵团
- 第1525独立预备营
- 第5独立摩托化步兵旅
- 第503摩托化步兵团
- 第68坦克团
- 第291摩托化步兵团等
他们在军中的职位各异,包括:
- 突击排驾驶员
- 电子干扰排操作员
- 侦察榴弹手
- 机枪手
- 侦察兵
- 无人机操作员等
服役人员以列兵、下士、士官等初级军衔为主。相关名单并非详尽统计,目前仍有更多中国人正在服役或接受征募。
截至2025年4月初,另有至少11名中国公民正在接受筛选,准备加入第33摩托化步兵团。
根据情报记录,一些被确认身份的参战中国公民包括:
- 王悦(1992年2月15日生)
- 魏志鹏(1992年1月20日生)
- 王志坚(1982年8月29日生)
- 桑天龙
- 徐增增
- 吴骏峰
- 胡镇洪(2005年7月5日生)
- 何淼(1997年2月3日生)
- 曾宪印
- 王泽华
- 张健英
- 张启振
其中最年轻者仅19岁。
去年夏季为中国公民签约参军的高峰期。他们分布在俄罗斯多个征兵站接受甄选,从莫斯科至罗斯托夫、圣彼得堡等地均有记录。其中一名名为姚啸的外国志愿兵同时持有俄罗斯护照,在坦波夫地区通过甄选后被编入部队担任步兵。大多数的职务安排发生在2024年秋季,但至今仍在持续。
乌克兰方面还确认,在顿涅茨克州俘获的中国籍战俘包括:
- 王广军(Wang Guangjun,1991年生)
- 张仁波(Zhang Renbo,1998年生)
中国在俄乌战争中的角色
自全面战争爆发以来,中国政府始终声称对俄乌冲突“保持中立”,但实际上持续与俄罗斯保持贸易往来,并未对其实施任何制裁措施,反而大量出口可用于军事用途的“军民两用物资”。
中国官方话语体系中避免直接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为,多将战争称为“冲突”,同时呼吁和平与对话。但在实际行动上,北京并未采取有效措施限制中方人员赴俄参战。
2025年4月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首次公开表示,乌方在顿涅茨克地区俘获两名中国公民,并指出共有六名中国人参与了该场战斗。与之相比,朝鲜公民则主要出现在库尔斯克方向,由俄方成建制使用。
中国外交部回应称,正“研究”中国公民被俘的情况,并否认有更多中国人参战的说法,称相关信息“毫无根据”。
长期以来,俄罗斯惯于招募外国公民参战,主要对象为经济贫困国家的民众,许多是被以提供工作为名欺骗赴俄,最后被迫进入战场。此外,伊朗方面亦曾派遣教官协助俄军操控“见证者”(Shahed)系列无人机。与中国志愿兵不同,朝鲜派遣的是成建制军人,而非个人雇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