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纪念学术圈那些早逝的灵魂
久坐、过劳加班、长期盯着屏幕,青年科研人员早已如无限“跑酷”的公婆鼠(“热衷”于在滚轮上跑酷的一种小型仓鼠),在评聘晋升的跑轮上加速奔跑……青年学者,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过长的工作时间,严重挤压了正常的运动、生活时间,造成了科研人员的一系列亚健康问题。据调查,分别有25%、16.6%、8.3%的科研人员表示长期处于身体疲劳、腰酸背痛和失眠状态。
免责声明:为了便于阅读,本站编辑在不违背原文含义的前提下对内容进行了适当修改。特此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仅作为信息展示平台,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真相。
我们新开启了更专业的知史明智PRO版本(免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移步https://pro.realhist.org/,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收藏并帮忙推荐,谢谢!
34岁研究工程热物理的李海增,突发心梗,不幸离世
37岁研究韩国史的黄永远,突发脑出血,于今年8月去世
38岁研究紫外光水处理的宋凯,因考核未过服药自尽,年仅38岁
……
久坐、过劳加班、长期盯着屏幕,青年科研人员早已如无限“跑酷”的公婆鼠(“热衷”于在滚轮上跑酷的一种小型仓鼠),在评聘晋升的跑轮上加速奔跑……青年学者,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过长的工作时间,严重挤压了正常的运动、生活时间,造成了科研人员的一系列亚健康问题。据调查,分别有25%、16.6%、8.3%的科研人员表示长期处于身体疲劳、腰酸背痛和失眠状态。
“身体一直跟我拉警报,但早已麻痹,因为完全无法想象会糟糕成何种境况,总觉得,再坚持一下‘就快搞完了’,殊不知,身体的极限刚好就在这了……”,某位青年学者说道。
2024年,学术圈已有近40多位中青年科研人员不幸离世……
1 2024年,学术圈那些逝去的灵魂
截止目前,今年已有39位中青年学者悄然离世。
短短一年,在这些不幸离世的学者里,仅30+、40+的青年学者就多达半数,最年轻的学者也不过34岁(1990年)。当“过劳死”开始蔓延到了90后学者群体,青年学者的健康问题,必须要引起重视了。
2 青年学者的生存现况:躺不平,卷不动
借着身边老师的原话:“现在体检报告全是箭头,数都数不过来……”,某位青年学者说道。
是学术理想?想追求稳定?还是不想跳出舒适区……或许这都曾是你坚定步入学术圈的契机。然而,在舒适的工作环境、浓郁学术氛围之外,一名青年学者,面临的更多是“躺也躺不平,卷也卷不动”的生存现况……
一方面,身处学术江湖,躺,条件不太允许。因为,躺,也躺不平。据材化方向的高校教师何野(化名)表示:“不是不想躺,只能说没赶上好时候。算海外人才引进,脱颖而出也只能算刚好拿到了‘入场券’。在评聘考核之外,从0到1的‘焦灼’才让人受挫、顿然无力……”
如医学方向的青年教师林宏宇(化名)描述的那样,他的科研日常也就是一个“不眠不休”:“最近一次连续通宵是上周,两天只睡了6个小时,每天只睡5个小时是常态……”林宏宇说:“一睁眼先去实验室,做实验到下午3点,然后赶紧睡下,5点半要去手术室接班,做到第二天早上8点,白天继续做实验。有时候晚上还要上夜班,整个人很疲惫……考核要过今年必须还要发文章。学医的就是这样,虽然不知道其他科室情况,我们就只能这样熬。”
另一面,卷,也卷不动……据某985高校副教授游佳(化名)透露,“周围同事都是清北海外博士,基本上每天工作10小时起步,其中一部分还会被淘汰。其实也不光是青年学者,中老年学者也一样。3年一考核,教授又如何,没达标同样会降职降薪、或者转岗。相比之下,没有帽子、年龄又过线的老师,他们的生存状况会更难……毕竟,大学‘教书匠’,至今仍吸引着一大批等候出场的‘替补队员’。”
一位不愿具名的前学术圈青年学者向蔚青学者透露:“其实,科研界的小作坊模式让学生、博后、甚至青椒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受那么关键的一两个人决定的。运气好,鸡犬升天,运气不好,只能维持‘体制’内的最下限,同样的,也不会有所谓的学术自由……”
说到底,躺不平、卷不动……是“破格晋升的绿色通道”,还是“客观具体的量化评价指标”,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早在一开始就昭示了青年学者需要“不停跑酷”既定命运:要么晋升,要么被优化“淘汰”!
到最后,留给青年学者的,或许只是体检报告上的那一个个红色的箭头……
3 活着,比发表重要
“照理讲早该淘汰的我,经过调整适应后,目前的状态竟出奇的‘有所好转’,科研生产力也在稳步提升。确实,有点不可思议……”,某位青年学者说道。
躺不平、卷不动,或许,这场与时间的赛跑,有时候也没那么重要。即便基金没中、考核失败,即便职称不保、随时可能被优化“淘汰”,各位学者,记得在不断向外探索同时,及时停下来,听一听自己身体的声音……
首先,脑力劳动更“内耗”。相比蓝领群体从事的职业内容,“精神性的工作”更易产生“疲劳感”。有研究指出,在高强度认知任务持续几个小时后,潜在的有害物质谷氨酸会积聚在大脑的前额叶皮层,从而影响对决策的控制能力。此时,认知控制对于大脑而言已经几乎停滞。何野表示:“投入进去时,工作时间、工作密度都比想象中来的高出许多,更多时候,学术更像是没有休息的恒常性工作,起码对我这个还算热爱科研的人来说是这样的……”
而这时,最适宜的解决方式,就是——睡觉!
其次,久坐,并不健康。就拿眼睛来讲,长时间盯着屏幕看数据、读文献,“我有切身的痛苦体验,护眼仪器缓解的多及时,也不能否认,逆着光线直射双眼的计算机屏幕很要命。与之而来的,是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如果你仍难以避免,健身运动会极大改善“久坐”的诸多不良影响。研究指出,每天久坐大于6小时,患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哮喘、慢性肾脏病、抑郁、憩室疾病等12种慢性病的风险增加26.7%。对此,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会降低久坐带来的疾病风险,身体活动强度越高,可以预防的慢性病越多。
最后,休息,才能保证稳定的生产力。“忙、没有时间”本身就是对科研生活的一种“怠惰”。何野说道:“特殊状况除外,我会强制自己和家人一起晚饭,基本上晚饭后也不过多投入科研,熬夜出成果主要是身体不允许。或许我天生是个‘觉多的人’,如果前天我没有11点前入睡的话,第二天很难早起,相比上课迟到这些教学事故,第二天的精力不佳会更‘可惜’。所以现在几乎晚上就是陪陪孩子老婆,做一些家务,怎么说,大病一场,也懂得了去珍惜生活,享受真正的优质时间(quality time)。”
躺也躺不平,如何,卷也卷不动,又如何。身在学术江湖,历经旷日持久的学术“跑酷”,是必然的。找到科研和生活的均衡点,保持平稳高效的科研生产,效率与专注,离不开对自己身心的全面呵护。诸位学术圈的青年学者,如果你还有期盼,如果你还想继续自己的学术人生,这些“刻骨铭心”的道理就不得不放在心上,学术生涯虽苦,但科研带来的快乐,相信大家比蔚青学者更有体会,也更有收获……
最后,蔚青学者祝坚持在学术圈的你,日日皆好日,事事皆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