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都在追求“教育意义”的家长

免责声明:为了便于阅读,本站编辑在不违背原文含义的前提下对内容进行了适当修改。特此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仅作为信息展示平台,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真相。

我们新开启了更专业的知史明智PRO版本,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移步https://pro.histfacts.com/,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收藏并帮忙推荐,谢谢!


file

昨天在眉山的三苏祠,我听到了一段非常让人惊悚的训导。

一位母亲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女儿,在回廊里看苏东坡的诗词书法,一边看一边给女儿说:“今天带你看了三苏祠,你回去要背十首苏东坡的诗哦。

这句话听得我心头一颤,我老人家读宋史也九年多了,关于苏东坡的事情也了解一些,但是假如你现在冷不丁要我背十首苏东坡的诗词出来,坦白地说,我完不成。

而且我觉得很有可能,这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也完不成。

当然,最大的可能性是,这位母亲自己也完不成——我承认我是瞎猜的,因为我觉得,要是这位母亲足够了解苏东坡的作品的话,她可能不会让七八岁的女儿去完成这个任务,因为苏东坡的词作更有名一些,单说诗的话,可能都凑不出大家耳熟能详的十首。

我当时出于礼貌,没有敢细看这个小女孩的表情,但是我久久没有听见小女孩的回答,感觉她也不是很有把握、很有兴趣的样子。

我能理解这孩子的心情,我要是这个孩子,我也没啥兴趣,国庆假期好不容易开开心心出来玩一次,结果还被自己的家庭布置了家庭作业,搁谁心里都不开心。

02

我其实也能理解这位家长的心态,无非就是“老娘花了时间花了钱,你就一定得学会点儿什么”,然后就是把好好的一次旅行,当成了一次带着作业任务的课外补习班。

这种感觉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感受,兄弟我当年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娱乐记者,有时候院线要组织我们提前看片,看完了就给电影写吹捧的稿子,怂恿大家去电影院贡献票房。

那时候的诺基亚手机没有“记事本”这个功能,我们看电影的时候只能拿着采访本边看边记,电影里面有什么精彩台词,某某大明星演技炸裂,什么特效让人身临其境,某个镜头让人笑成智障……

这种带着任务去看电影的经历,实在是不美好,因为全程你的注意力都在“完成写稿任务,并且老子要干死其他媒体的同行”这件事情上,一次美好的观影体验就变成了刺刀见红的肉搏战,满脑子都在想回报社以后稿子怎么写,斜着眼睛看着其他报社的同行什么时候在本子上记录,暗中揣测他会写哪个细节。

简直是紧张到毫无尿点。

有比这个场景更让人崩溃的观影吗?有的,就是看到一大半的时候来告诉你,要回去写个稿子。

你就得一边回想此前一个多小时发生的事情,一边琢磨剩下来的大半个小时的事情,这种结果往往是两件事都干不好。

嗯,三苏祠的这个小女孩,估计也就是这样的心情了。

03

有些人我感觉是有点**变态**神奇的,就是他们要求任何事情都要有教育意义

打游戏要有教育意义,要在游戏里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传统文化,要在里面钻研中华传统建筑艺术和雕刻艺术,要学习游戏主角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看直播要有教育意义,要在主播的喋喋不休里面学习到全新的排比句的用法,以及世界上存在的八大邪恶组织,其中包括害惨了宋明两大王朝的“江南财阀”;

刷视频要有教育意义,要在里面学习全学科的知识,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全面型人才,得知道地球是平的,古埃及是假的;

就连抽烟都要有教育意义,别人给你递烟的时候如果拿出两支烟,你要什么“双龙出海拿内侧那根烟”,否则就是不懂规矩。我就不明白了,明明对面就一个人,你非要给人散两支烟,你既不是跟人玩抽生死签,又不是天地会要对暗号,你只拿一根烟出来是要死吗?

当然,他们中的有些人也觉得这种学习量太大,自己完成不了,所以就逼着自己的孩子去完成。

就像当年我能进大学操场跑步的年代,经常会在中考之前看着一批孩子跟着教练突击体育考试的项目,然后孩子的家长就站在旁边等待。

我最不能接受的是,一些大腹便便的家长站在场边指导自己的孩子“你跑起来啊,大腿抬起来,用力摆臂”,我心说:“你自己怎么不下跑道试试呢?给孩子打个样啊。”

这么有意义的事情,你自己都不参与,凭什么让自己的孩子去参与呢?

04

我们这种学师范的人,都很熟悉四个字,寓教于乐。

但是我觉得,现在很多人已经把这四个字搞反了,我认为它原本的意思,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使用比较轻松愉悦的教学手段来达到教学效果”,但是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这四个字的意思是“在玩耍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以达到教学效果”。

前一种意思是“轻松教育”,后一种意思是“随时教育”,如果学生的学习也算是一种工作的话,这种工作强度跟老板二十四小时给你发微信询问工作进度有什么区别?

别说打工人了,牛马也扛不住这样的折腾啊。

就像我昨天看到的那位七八岁的小女孩,哪怕她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高手、具备王安石那种“一过目终身不忘”的本领,我也觉得她这样的年纪不应该承受那么大的存储量,家长这种随时随地都要孩子学习、都要有教育意义、都不愿意放松那根弦的压迫感,不是小孩子应该承受的东西,也不是他们能够承受得了的东西。

更可怕的是,很多家长因为自己当年没有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一直都不觉得是普通人类的能力问题,而是认为这是态度问题,所以用加倍的严格来要求孩子实现自己当年没能实现的愿望、把孩子当成弥补自己遗憾的另一个备份。

打个可能有点不太礼貌的比方,老皇帝驾崩之前给太子交待事项的遗诏,恐怕也就是这个精神了。

05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和就业环境里,道理其实我都懂。这就是我觉得很矛盾和无奈的地方,因为这样无休止地逼迫孩子受教育,并不是一件科学和人道的事情。

古人尚且知道一张一弛,但是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直不停地加码加码加码。

虽然很多人都明白,再好的弓一直绷,总有绷断的那一天,但是这么做的人都有一个侥幸心理:“也许还没到极限呢?”

你要是逼近孩子的红线了,那就让孩子再把红线往上调一调嘛。

社会逼成年人内卷,成年人逼自己的孩子内卷,最终这个巨大的压力分摊到了未成年人的身上,希望他们用稚嫩的肩膀为自己家族的未来撑起一片天,成年人自己都撑不住的压力,要让孩子来撑,这世界上哪有这种道理。

带孩子看个电影,要他写观影日记;带孩子看个博物馆,要他写游学心得;带孩子看个自然风光,也要让他写一篇小石潭记。

一生都在追求教育意义的家长,其实一生都在折磨孩子,折磨自己。

希望他们能明白一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有教育意义的,人也并不是随时随地都需要被教育的。

让孩子好好玩一次,真的,别说孩子了,我这种快五十岁的成年人,也会一边看苏东坡的书法,一边瞅池子里的红鲤鱼的。

file

file


相关内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