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邦媛的巨流河与我的松花江

读着齐邦媛的《巨流河》,我感到有很多与我相关的内容。这相关,不仅仅因为我们同是东北人,还有更多的东西,甚至触及我们的生命历程。 不过,首先要说的是巨流河这个名字。我以前没听说过这个河流,但看下去,知道…

为了便于阅读,本网站编辑在不违背原意的情况下做了适当修改!同时声明,此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网站仅作为展现,以便读者全面了解历史真相!


读着齐邦媛的《巨流河》,我感到有很多与我相关的内容。这相关,不仅仅因为我们同是东北人,还有更多的东西,甚至触及我们的生命历程。

不过,首先要说的是巨流河这个名字。我以前没听说过这个河流,但看下去,知道了这是辽河的另一个名字。我当然听说过辽河,因为它在辽宁, 我在吉林,是邻省。可是,我对这条河没什么了解,不知道它有多长。齐邦媛把辽河说的很大,巨流河嘛,一定很大。

于是,我问人工智能帮手:辽河大还是松花江大,它说,是松花江大, 细节是这样的:

1. 长度:松花江长约 1,927 公里,辽河长约 1,390 公里。

2. 流域面积:松花江流域面积大约为 54.4 万平方公里,辽河的流域面积大约为 21.9 万平方公里。

3. 水量:松花江的年平均径流量明显大于辽河,辽河由于流经干旱半干旱区,其年平均径流量相对较小。

看起来还是我家这条江比齐邦媛家的那条河大。不过看起来,辽河也不小,我原来不知。

然后我又问人工智能帮手,这两个河相距多远。其实我是知道不远的, 毕竟只是两个邻省内的河流。人工智能不解我意,说:辽河和松花江都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两条重要河流,不过它们在地理上相距较远。具体来说:

辽河——

位置: 辽河位于中国东北的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流经辽宁省。
起源: 辽河主要由东、西两源汇聚而成,东辽河源自吉林省西部,西辽河源自内蒙古自治区。

松花江——

位置: 松花江则流经黑龙江省和吉林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第二大河流,最后汇入黑龙江。

起源: 松花江的支流发源于长白山脉,其主要支流包括嫩江、松江和第二松花江。

距离——

具体计算两条河流之间的距离从某一特定点到另一特定点。当然,这要根据具体的起点和终点而定。若从辽河经过的辽宁省的某个城市到松花江流经的黑龙江省的某个城市,距离通常在几百公里到一千多公里之间。

原来如此,我家那段松花江,在吉林,所以没那么远。即使是黑龙江, 也不太远,我念大学是在安徽,齐邦媛念大学是在四川。后来,她去了台湾, 我去了美国,又落脚香港,我们知道,什么是远。

我以前从大学回家的时候,进入山海关,就觉得离家近了,到了辽宁, 简直就快到家了。

在她的书中,她写到的从关里回家路过的那些地方,也是我上大学时回家路过的地方。尤其是,在她一生中最后回故乡的那一次,她从台湾回来, 到上海,再从北京坐火车,进入辽宁,她说到:兴城,葫芦岛,锦州,沟帮子,新民⋯.,我那时从大学回家,从合肥走到这些地方已经一天多了。沈阳的同学下了车,我还得继续走,我就是这样了解辽河到松花江的距离的。

我读齐邦媛这本书之前,对她很陌生,读着读着,觉得她像我的一个亲友。

而且,我觉得也许我曾与她擦肩而过。

她回乡那次是一九九三年,那之前我已经去美国几年了,不过,她回来的那个时间我恰巧从美国回家。我们从海外回来的第一次,她几十年,我几年。我想,也许,我与她是乘坐一辆列车回家的。她没有写时间,我也不想知道,只是觉得非常有可能。这样说的话,我们可能就擦肩而过了。

那一年,她快七十岁,我快三十岁。

我与她,相隔四十一年,那些年中间,她有一半多的时间在逃难,因为日本人侵略中国的脚步,从东北到卢沟桥,从上海、从广州。步步紧逼。

她的一家,从铁岭到北平,到南京,汉口,长沙,桂林,重庆,到乐山。后来,战争结束了,她去了台湾。

她的这四十年,似乎与我无关,但不是,她的经历,与我间接的,非常相关。

九三年那一年,车过了沈阳,下一站就是铁岭,她在那里下车,那是她的故乡。而我那一次我却是在沈阳下车了。我在大学的时候,通常是过了沈阳继续往前走,不过,我也可以与她再同行到下一站。过了铁岭,就靠近吉林省了,但是前方是长春。我离开沈阳之后,要去抚顺,最后到吉林市。

但是偶尔,我也在沈阳下车,就像这一次。我去那里,是因为我姥爷的弟弟妹妹在那里,他的弟弟,我也叫姥爷。他的妹妹,我叫姑姥。

我在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回家路上,第一次在那里下车,第一次去拜见他们,他们是我小时候遥望不可及的亲戚。

那次以后,我多次去看望他们。姥爷和姑姥两家对我都非常好。

所以这次第一次回国,我也是路过那里,去看他们。不过这期间,姥爷已经去世了,只看见姥姥(他的妻子)。我这个姥爷在我几年前离开中国的时候,还在工作,他是东北大学的流体力学教授。而姑姥家的姑姥爷,身体不大好,认不出我了,很快也逝去了,所以两家中都是老太太长寿。姑姥家我有一个舅舅,一个姨,我上大学到出国前的时候他们给我很多关照。我大学毕业之后,我舅正在北京读博士,也想让我去北大读经济博士,后来我决定出国,他给了我一些考试需要的美元,不知他是哪里给我弄的。他曾带我参加一次政治体制改革研讨会,我在那里近距离接触到一个级别非常高的领导,人称薄老。

我这个姥爷是我亲姥爷的小弟,写过一本《工程流体力学》的书。华为的任正非创业的时候,跟他有点联系。

但是这些与齐邦媛有什么关系呢?有,他们那代人的历史,影响了我,我的亲人,我们的生活。

我的血液,冥冥之中传导给我的一个亲人,这个亲人,见过齐邦媛的父亲,我想这个人也应该见过她,因此,通过我的血液,我与现在已经离世的齐邦媛有了对话。她 2004 年去世,活了一百岁。

她是 1947 年去的台湾大学当助教,那时国民党还没有在北方战败,还不知道会被打到台湾,所以她去了之后,还想回大陆,可每次问父母,父母都说每况愈下,先别回来,又过了不到两年,她的父母和哥哥妹妹也逃到了台湾。就像无数个类似的故事,就与大陆隔绝了几十年。

她在那里结了婚,不久她丈夫作为铁路工程师,工作转到台中,所以她也辞去台大职位,去了台中,后来进了台中的中兴大学,二十年之后,1970 年回到台北。

几年前我去过中兴大学,那里有我的一个朋友,我们曾经聊过,可以让科大校友与中兴大学合作,弄个科大中兴分校啥的。但是一直还没结果。我之前把问题归咎于我的朋友,可是现在写到这,我觉得,是我没有努力。

但无论如何,那个学校的校园,让我记忆犹新,因为,它在中部,离首都较远,而且也有点其貌不扬。

只是那个时候,我不知道齐邦媛,否则可以像现在,可以想象一下有她的校园。不过即使是那个时候,她也早已离开了中兴。在那里 20 年后,她回到台北。

我们再从台湾说回东北。

我上大学时坐火车从学校回东北的家,到了天津算走了一半,家好像还很远,到了北戴河,山海关,感觉离家近了,然后就到了锦州等上面提到过的那些地方了。

可是我读了《巨流河》才知道,当年郭松龄和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等就是从那里打回关外,要灭了张作霖,只是他们到了辽河附近就被手下出卖, 于是张作霖得以挥军来剿,把郭松龄夫妇抓住后马上枪毙,暴尸城外。

郭松龄年仅四十一岁。齐邦媛说郭松龄英俊潇洒,有现代思想,又会用兵,说张作霖与直系军阀的胜利大都是郭松龄指挥的,有人说这是过褒,但有一定可能性,也因此他有胆量起兵,而他起兵的目的是齐邦媛说是为了阻止军阀混战,建设东北。这个也有一定根据,否则林徽因的爸爸也不会跟着他起义。

baidawei1
图1: 郭松龄

baidawei2
图2: 张作霖

提到林徽因,我们就得花一点时间说一下。“五四”运动之后,林长民带着林徽因去欧洲考察,在见识到了外国的繁华之后,林长民想把这些所闻所见应用在中国身上,然而彼时的中国正在经历军阀混战,林长民深感报国无门,心中十分郁闷。

就在这个时候,郭松龄准备起兵反抗东北军阀张作霖,郭松龄手下虽然战将很多,但是缺少懂政治的人,于是他就找到了林长民,并向林长民许诺, 只要他击败张作霖,就把东北三省的经济民生交给林长民打理,这让林长民心动了。

林长民认为只有先在东三省推行自己的主张,才能进一步推广到全国, 于是他加入了郭松龄的阵营。然而郭松龄最终造反失败,林长民也只能被迫跟着郭松龄一路逃命。但张作霖并没有放过林长民,他手下王永清最后带骑兵追上了林长民,49 岁的林长民身中数弹,带着无尽的遗憾丧生。

baidawei3
图3: 林长民和林徽因

齐邦媛的爸爸齐世英一辈子的遗憾是这次起义没有成功,他认为,这个失败导致后来所有的结局,即日本人炸死了张作霖,建立满洲国,大陆沦陷,日本进犯,日本投降,苏军宣战,东北国共战役,国民党兵败去台等等,如果,如果,当时成功了,也许后面这一切都是另外一种可能。可惜历史无法更改。

郭松龄和林长民死了,齐世英等六人逃到了日本领馆里,张作霖要人, 但是日本人吉田茂不放,救了他一命,后来吉田茂成了日本首相。两个人在领事馆里惺惺相惜,成为朋友。不过我觉得日本人可能是觉得这个人以后没准儿有用。据齐邦媛之言,齐世英也是英俊潇洒,先是留学日本,后来留德归来,这个日本人觉得和他很有共同语言。

一天日本人掩护让他们从领馆逃出,齐世英辗转到日本再从海参崴回国,最后到了蒋介石手下,蒋介石说他不像东北人,这话其实是对东北人一般都很粗鲁的看法的证明,只要稍稍儒雅一点的东北人都会被如此告知,我也经常得此殊荣。

后来在台湾的时候,据说蒋介石要反攻大陆,需要军费要提高电费,齐世英在立法会中反对,蒋介石因此把他开除出党。我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定是二人有矛盾很久,而这矛盾,我想是因为蒋介石在日本投降之后,没有用东北人去东北接收,而是派了熊式辉这个据说无能又不了解如何与东北人沟通的南方人去,酿成失败后果,而我猜齐世英可能认为自己才是适当的人选。如果真是这样,蒋介石也许咎由自取,但再一次,我说历史无法证实。

baidawei4
图4: 齐世英

齐世英在德国大学学的是哲学,后来齐邦媛在重庆的时候,到申请大学的时候,也想学哲学,被在乐山的武汉大学录取。在那里,朱光潜对她说, 你没有做哲学的慧根,跟我学外语和文学吧,于是她后来就在外文系毕业, 也因此成为台湾文化界的人物,直到写出《巨流河》,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作家。这本书,是传记,是传记文学,既不是小说,也不是史记,实际上后半部有点像流水账,不太文学,但是前半部却很打动人心,因为她写出了国难的感觉,以及她与一个飞行员张大飞的朦胧但纯真的爱情,那个爱情很真实,很理想,很淳朴,但也是不可能的。

baidawei5
图5: 齐邦媛和母亲及妹妹

baidawei6
图6: 吉田茂和麦克阿瑟

齐世英和太太很好客,他的家从南京开始,一直是东北流亡老乡的家。齐邦媛的母亲甚至在这些南方地方腌酸菜做豆瓣黄酱这些东北人所爱的菜。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应该有一个辽宁老乡也去过他家。他们在武汉、重庆都有交集。如果没有,那么在台湾国大开会的时候他们也应该见过面,因为这个人是代表辽宁的一个国大代表,他们没有见过面是不可能的。可惜,齐世英和齐邦媛都不在了,我说的这个人也不在了,目前,我没有资料证实。

这个人同时是成功大学的教授,而且,也同是留德归来,只不过,齐世英是哲学肄业,而这个人是德国布劳斯维工学院博士毕业,(Technic University of Braunschweig),他和齐世英同在抗战时期为蒋近距离效力。

这个人是我的大姥爷,即我姥爷的大哥,他叫李诗长。

baidawei7
图7: 李诗长

1938 年,李诗长博士毕业之后,民国驻德大使馆联系让他去柏林工业大学学习炸药和毒气科学。学成之后,他回到武汉,为“军事委员会战时干部培训团第一期”上校教官,一项内容就是防毒气。军事委员会就是当时的政府,也是为什么人称蒋委员长的原因。
他虽然是化工博士,但不知为什么对原子能有想法。原子弹在日本爆炸之后,他给中研院对原子弹研究提出四项建议,蒋中正档案内有《抄李诗长函》。

不过他的主业是化工,抗战胜利后的 1947 年,他被派往抚顺接收矿业石油资源,是抚顺矿务局研究所所长和制油厂厂长。

在这里不到两年,国民党失利。1949 年的一天,政府命令他必须马上离开,随同去台。他从抚顺到沈阳,住在我姥爷家里,我妈那时候几岁大。第二天他坐飞机离开东北,从此再未见到家乡。

说到这里,似乎都是老一代的事,与我有何关系?

很快解放了,我姥爷作为动物科研人员,被派往吉林省镇赉县种羊场工作。

后来我妈上大学,受到她家的成分牵连,只能上本地的一所专科医校。而我爸爸这个铁路司机的儿子,在吉林市读完医学院被派往镇赉工作。我爸爸在那个离家“很远的地方”被誉为“白求恩式的模范医生白大夫”。他的家庭是工人成份,又有能力,前途无限。
但是,他偏偏爱上了我妈妈。不久我出生了。
从我的照片上看,我那时还是蛮可爱的,是不是!

baidawei8
图8: 六个月的我

当我爸爸要被提职副院长的时候,院长说,白大夫年轻有能力,家庭状况好,是我们最可靠最有力的工人阶级出身。但是外调的人员回来说,他太太家有人是台湾国大代表,不行。

三年后,就在生我二弟的时候,我姥爷被打得半死不活,据说卧轨身亡, 但没人知道是怎么死的。

他曾经有一张抱着我的照片,但我却不记得他。

他死的时候,我妈没有去看他,我二姨没有回去看他,都害怕,我姥爷和我十几岁的三姨和更小的舅舅们说,我这两个大女儿都不敢回来看我。

我妈每天流泪,所以对我二弟没我学习好这个事她引以为憾,认为她的精神状态影响了我二弟胎儿质量。

我爸被领导要求和我妈划清界限。他在上一级医院里,因为家庭成分好,自己很卖力,还有不错的地位,对我妈有一定的照顾,他说如果不是因为他,我妈就得靠边站。那时我妈每天也不说话,前途渺茫。我爸心里有了离婚的念头,但是看到我妈的样子,和两个孩子,他从来没有说过,直到八十多岁了,我问他,他才提及。
我妈说,她就是看着我和弟弟,才有活下去的勇气。

baidawei9
图9: 我长大了

但是我爸爸在那里也没有前途,甚至回不了吉林。后来,我爷爷去世, 他去说老妈需要人照顾,文革这个时候也要求不严了,那时我八岁,我们家就搬到吉林市附近的法特公社。
这些事,以及后来的事,我按照高尔基的作品方式写过《我的童年》和《在人间》,这里就不多说了。在法特,有一天我二姑父急急忙忙从吉林坐长途汽车去法特,拿走我的户口本,给我在吉林一中的全地区考试做了报名, 我于是进了吉林一中,后来进了一所叫做中国科大的地方。

多少年以后,读到了巨流河,发现了这些事。我于是像上面说的那样, 想知道辽河距离松花江有多远。你看,这说起来不远,但也很远,因为扯到台湾,美国和香港。

我那个大姥爷和齐邦媛一家逃难去的武汉长沙重庆我都没去过,台湾倒是去过,但是他们都已经不在了。大佬爷在大陆的老婆和两个儿子文革时怎么样,我没问过。在台湾他和大陆失去了联系,又生了一个儿子,还有了孙子,这个孙子据说是普林斯顿毕业的,毕业的时候这个大姥爷还去过。他应该是本科毕业,也不知那时候和他也是擦肩而过。但这些,也不能拉近我和他的距离。

我写这些东西,简直就是暴露自己的历史问题,我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又给我和我的亲人带来麻烦。

或许,我可以帮助实现大业。

2024年6月

作者投稿(原载微信公众号《思想的远行》)



相关内容

0%